王渔洋《手镜录》
(2016-04-21 09:32:21)王渔洋《手镜录》
序
1、公子公孙做官,一切倍要谨慎、检点。见上司,处同寅,接待绅士皆然;稍有任性,便谓以门第傲人。时时事事须存此意。做官自己脚跟须正,持门第不得。
2、有司衙门严内外之防,是第一要紧之事,家人勿令出外。
3、日用节俭,可以成廉。而下人衣食,亦须照管,令其无缺。
4、日用米、肉、薪、蔬、草、豆之类,皆当照市价平买,不可有官价名色。
5、朔望行香及有朝廷大典礼(“礼”为衍文)、拜牌等事,须早起,恭敬侍事。
6、每日坐堂须早,早起用粥及姜汤御寒气。午堂亦须饭,然后出,惟不可多用酒,酒后比粮审刑,尤断断不可,慎之慎之!
7、春秋课农,须身亲劝谕鼓舞之。尤须减驺从,自备饮食,令民间不惊扰。
8、文庙当加意修葺,严其启闭,洁其洒扫,严禁兵丁、衙役、闲杂人等赌博饮酒于其中。时时嘱广文先生查之。
9、牌甲一事,诘盗弭盗之良法,但要行之极善,勿致骚扰。盗有犯者,鞫得其实,当执法严惩,则不肖之徒屏迹矣。欲清盗源,尤在严禁赌搏,有窝赌者,犯即枷示重惩,不宜轻纵。
10、神会人杂,当令捕官弹压之。严禁赌钱、吃酒、聚众打架。城门亦当令防弁严谨出入,面生可疑之人不放入城。
11、宴会当早赴早散,不可夜饮。
12、钱粮不论多寡,批回俱要一一清楚。号件簿最要稽查,每日勾销一次,须无延捱迟悮(“误”的异体字)及贿压等弊。
13、夏天出门,亦要带棉衣、棉被褥之类,以防风雨骤寒。此少闻于方伯赠司徒公者,四五十年守之不敢忘。
14、捕快多纵盗殃民,当严驾驭之。
15、做有司官须忍耐、耐烦,事至徐(当是“须”的误写)三思而行,不可急遽,急遽必有错误。
16、火烛门户,时时谨慎。遇年节、灯节,民间烟火、起火等,亦宜禁之;如花炮则不妨。
17、地方如有聚众烧香念佛,白莲、龙天等邪教左道惑众者,当于严牌甲时力禁之,早杜其源,勿令滋蔓。
18、解钱粮,须慎选老成殷实人役。银入鞘必自家经眼,然后贴封,不可粗心。
19、义学多有名无实,宜实实举行之。
20、皇上御书赐天下督抚,不过“清慎勤”三字。无暮夜枉法之金,清也;事事小心,不敢任性率意,慎也;早作夜思,事事不敢因循怠玩,勤也。畿辅之地,果为好官,声誉易起;如不努力做好官,亦易滋谤。勉之,勉之!
21、地方万一有水旱之灾,即当极力申诤,为民请命;不可如山左向年以报灾为讳,贻民间之害。
22、政有闲暇,令广文选生员美秀而文者,为文会作养之。
23、学院少司马李公,素讲理学,孤峭立崖岸,礼遇或优,断不可有片纸竿牍。
24、养马一差及协济驿马二事当留心,相机行之,非笔墨可尽。
25、雾天早起当使饱,若枵腹则恐致疾,行路尤不可也。暑天有汗亦不可在有风处脱衣帽,寒天又不必言。
26、与上司禀启,当先简点,勿犯讳。其父祖名讳,亦宜□□而避之。如守道于之祖,谥“清端”公,讳成龙;巡道许之父,讳世昌(福建巡抚);太守宜之父,讳永贵(总兵改巡抚);军厅王之父,讳永茂(河间知府)。此其及知者,馀可类推也。
27、上司、同寅有□优伶之类者,量给盘费,不妨从优。不可久留地方滋扰,亦不必多留衙中做戏。
28、凡审事及商榷事体,最宜慎秘。虽门役等日在左右者,亦不可令窥探意指,洩漏语言。
29、同寅切戒戏谑,往往有成嫌疑者,不可不慎。
30、堂规要严肃,此最观瞻所系。上堂颦笑亦不可轻易,所云“君子不重则不威”也。
31、勿用重刑,勿滥刑;至于夹棍,尤万万不可轻用;病人、醉人不宜轻加朴责;盛怒之下,万不可动刑。
32、审事务极虚公,须参互原告、被告及干证口供,虚实曲直自见。不可先执成见,致下有不得尽之情,或至枉纵。至于盗案,尤要详慎。强之与窃,相去天渊,一出一入,万万不可轻易。
33、人命最重,极当详慎,务于初招,确得真情。尸格不可听仵作妄报,(暑月检尸,须先食辟恶之物)方不致开后来翻案驳窦,亦不致有冤枉。详册中招首数语,谓之“招眼”,更有关系。如“素无仇怨”等语,即系斗殴杀;如“夙有仇恨,遂动杀机”等语,即系谋故杀。斗殴矜释者多,谋故遇赦不赦,轻重判若天渊,故招眼数语最当详慎。
34、凡人命,投井、投缳、伏(当是“服”字的误写)毒、自尽(当是“刭”的误写)等,多是刁徒籍命诬赖,居奇骗诈。如审出此等节情,即当反坐,不惟诬告者少,而轻生者亦少矣。惟真正有威逼实据者,乃当别论。
35、不可多准词状,不可轻易差人拘提,不可令妇女出官,不可轻易监禁,不可令久候审理。随到随结,则案无留牍,不悮(“误”的异体字)农事,而衙役亦不敢恐喝(今一般写作“恐吓”)诈骗矣。事体小者或事关骨肉亲戚者,止当令其和息、自悔、自艾,亦教化之一端也。
36、风俗教化所关甚鉅,每月朔望,会师儒讲《上谕十六条》,须敷陈明白条畅,乡愚人人可解,中才以下之人,皆可勉于为善,而不敢为不善,勿视以为具文。
37、待绅衿须各尽礼貌。生员闭户读书、绩学能文者,当爱敬作养之。惟出入衙门扛帮词讼者,不在此例。(生员不可责,有过语广文可也)
38、逃人随获随解,不可监禁过三日。或获之道路,或获之空庙,断不可株累窝家。万一果有窝家,令作自首,则保全者大矣。别有《督捕条例注释》可细看,此事尤可行阴骘也!留心,留心!凡解逃人一名,须佥有身家、不吃酒的[殷]实解役二名,方保无虞。此事大有干系。慎之,慎之!
39、旗下人不可刑责。
40、衙门仓库巡逻、监仓防范俱要严紧。宅中上宿巡更,亦当每夜严紧。如有公事赴省、赴府尤要加紧,勿忽。
41、待广文、捕衙、防守将官皆要和睦。
42、催征钱粮各省不同,要以便民为主。如自封投柜,不经胥吏之手,流水簿备照分明,则胥吏不能作奸,则天下所同也。比粮不可用刑太重,此事最系官声,慎之。
43、羡余一项,各处相沿有定规,若前人有已甚者,则去之。若无害于民,不妨仍旧。断不可于戗(原帖如此,当是“戥”字的误写)头加重,加重,此敛怨之道也。居官以得民心为主,为民间省一分,则受一分之赐,诵声亦易起矣。银匠需择人。
44、加派一事最碍官声,最为民害。如地方有大役,必出于地丁正项之外者,必有院、道、府通行明文,看别州县如何行,本县往年遇此等大役如何行,与邻封同寅、本县绅衿详酌尽善,禀命于府,然后行之。断断不可一毫染指,切嘱,切嘱!
45、常平仓米谷盛贮,须择高燥爽垲之地,以防浥烂。又须峻其墙垣,严其锁钥,以老成殷实人专司其事。此项近往往为有司之累,不可不慎。
46、民壮快手,选少壮恩实者,暇日教之习射,亦有得力处。
47、驭胥役辈要严,亦要体恤人情,勿近刻薄。最不可令吏胥等有时道用事之名。
48、非万不得已,不可轻易借贷,亦系官评也。
49、必实实有真诚与民同休戚之意,民未有不感动者,不恃智术驾驭。
50、遇下犯上,贱凌贵,奴欺主之辈,当严正名分,以维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