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古纤道——散落在江南运河边的纤道
标签:
古纤道运河纤桥纤桥杂谈绍兴古纤道 |
分类: 桥痴阿坤说古桥 |
运河纤夫群雕
上世纪80年代前,坐汽车从苏州去湖州或嘉兴(当时称苏嘉公路),一路上都能看到旁着运河,在运河边上一条宽窄不一的,用石块铺成的路,那就是纤路。纤路上还有数十座桥,或拱桥或梁桥,那就是纤桥。有的桥头还建有凉亭,渡口。车子行驶在运河旁,一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运河船,纤道上拉纤的纤夫,欣赏着江南水乡的运河风光。
运河上的船只,除了客班轮和挂拖货轮,更多的是木制的运河帆船和小渔船。在运河里行驶的帆船,顺风顺水就扬帆靠风力,逆风逆水就靠人力拉纤。跨运河的桥一般都很高,都是拱桥,有单孔,也有三孔,靠纤路的一边桥洞内一般都设置纤道,纤夫们过桥不须上船。纤绳都系在桅杆的顶端,纤夫们背上一大圈绳,上了纤道就把绳子放至绳索末端,这样绳子就不会落进水里,不会增加绳子有重量。纤夫有二、三人一组,也有七、八人一组,大的货船甚至有十多人一组的。
小时候我就喜欢在运河纤道上走,或是朝北走,或是朝南走,走上十几公里后再回头,最远的一次,走了二十多公里,一直走到无锡和苏州的交界处——望亭。途中还在硕放机场旁看飞机起降,那时候只有战斗机,没有客机。纤道有时是在运河的东边,有时在西边,一般都靠在房屋聚集的一边,或是在运河支河较窄小的一边,这样可以减少筑纤桥的成本。纤夫身上都有一条纤扁担,宽宽的弯弯的就象一把竹弓,有的还在弓上包裹布料,以减少扁担对身体的压痛。纤夫们拉着纤绳,身体向前弯曲着,边拉边享着纤曲,喉咙响亮的还高歌,好开心的样子。纤夫都是男子,在夏季就穿条短裤,戴着竹笠,到了冬季,把头围着,仅露出二只眼睛。
运河上的帆船。在运河里行驶的船,顺风举帆,如遇逆风逆水时就拉纤。从图的右侧堤岸边,隐约可见一条纤道
从百度搜到的纤道解释:“纤道是指架设在水面上的、由一座座石桥连接而成的水上通道。供纤夫背纤和躲避风浪用。因多为官府出资修建,亦有官道、官塘之称。”
我的理解,纤道是指古代行舟拉纤用的通道。纤道供纤夫背纤和躲避风浪,架设在岸边或水面上的建筑,由一座座桥梁,石堤连接而成的行舟拉纤用的水上通道。
纤道也称纤路、纤塘、运道塘、纤道桥。在运河边并与运河(古时也称塘河)平行,属国家水运交通设施,主要由官府出资修建,也有民间捐资协建,故称官道、官塘。
纤道根据其构造又可分为两类,即实体纤道和石墩桥梁型纤道。前者是由石料实砌成,又有河塘(水中纤塘)和岸塘(依岸纤道)之分;后者是由石墩梁桥间以若干座拱桥、梁桥构成的水中长桥。大多纤道都是两种形式的混合型。纤道上的桥称纤桥,有单孔多孔之分,并有平桥(梁桥)和拱桥之别。纤道也是行人通道,沿途有渡口,凉亭等设施,以方便行人。纤道不但为当地的水上交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为研究我国的桥梁建筑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千百年来,纤道一直为水上运输起着重要作用,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动力船替代了人力船,水上运输不再用人力拉纤,纤道也永久退出了历史舞台,失去了功能的纤道也随之坍塌,不断退出人们的视线。
国内现存纤道历史悠久,也称古纤道,属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已屈指可数。
浙江绍兴古纤道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境内,沿潇、绍、虞运河而建的绍兴古纤道,原名纤塘、运道桥、纤道桥,是现存古纤道中最为典型的纤道。始建于唐(815年),由靠岸纤道和水中纤道桥组成。靠岸纤道用块石和条石从河岸水底实砌,面铺长方形青石,以柯桥镇东首至谢桥塘湾溇一段最为典型,全长约3公里;纤道桥有平桥、拱桥、梁式桥数百座,著名的有荫毓桥、太平桥、板桥、清江桥等。在柯桥阮社附近有两段石墩梁桥型纤道颇具代表性。1988年,绍兴古纤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绍兴古纤道,位于绍兴柯桥的萧绍运河上
湘江绍兴柯桥街道古纤道上著名的荫毓桥
江苏吴江古纤道
位于江苏省吴江市镜内的运河古纤道。因长九里,旧有“九里石塘”之称。唐元和五年(810年),苏州刺史王仲舒始筑,名吴江堤。以通驿道,利纤挽。宋庆历八年(1048年)因土堤易败,乃增石修之。元至正六年(1346—1347年),复以巨石修筑,总长九里,规模宏大。立石门表曰:“至正石塘”,并开水窦136处,以泄水势。其后,明、清两代数度修治。因风涛洗荡,岁有坠毁,受损较严重,1984年以旧石局部修复,重修部分共两段,均南北走向,总长1500米,石堤上间列多座纤桥和渡口凉亭,现存三山桥(梁式五孔),南七星桥(梁式六孔),以旧石重建。运河古纤道1986年7月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运河古纤道上的文物保护碑
吴江运河古纤道,一九八四年重修
江南地区除了京杭运河,萧、绍、虞运河,各地还有众多区间运河,近几年我走访过湖平(平望至湖州,也称荻塘)运河,锡澄(无锡至江阴)运河,武宜(常州至宜兴)运河,苏昆(苏州至昆山)运河,烂溪塘(平望至桐乡)运河等,各运河岸边都存有不同程度的古纤道痕迹,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纤道上的纤桥和跨运河古桥桥洞内的纤道。
这几年走访过的古纤道,古纤桥和留有纤痕的跨运河古桥有:
无锡南长街上京杭古运河古纤道上的《运河纤夫》群雕;
江阴市南门驻节亭南(又称接官亭)锡澄运河上的五云桥,桥洞内的拱券棱角上留有纤痕;
江阴市南门驻节亭南(又称接官亭)锡澄运河上的五云桥,桥洞内置有纤道和留有纤痕;
宜兴市和桥镇武宜运河旁允济桥(古纤桥护桥栏上留有纤痕);
苏州横塘镇京杭运河上的彩云桥,原桥洞内置有纤道,移建后因有客观因素纤道被取消;
苏州西南京杭运河护城河段河上的吴门桥,桥洞内置有纤道;
苏州吴中区京杭古运河边上的宝带桥,是一座著名的古纤桥;
苏州吴江市松陵镇京杭古运河上的三里桥,桥洞内置有纤道和留有纤痕;
苏州吴江市松陵镇京杭古运河旁的北七星桥,是唯一原址保存的三孔拱纤桥
苏州吴江市松陵镇京杭古运河旁的北七星桥,图为桥南堍的古纤道
苏州吴江市松陵镇京杭古运河旁的三山桥,五孔梁式古纤桥;
苏州吴江市松陵镇京杭古运河旁的南七星桥,六孔梁式古纤桥;
苏州吴江市松陵镇京杭运河古纤道;
苏州吴江市桃源镇京杭运河烂溪塘段边上的九里桥,是一座小型拱式古纤桥;
浙江绍兴柯桥萧绍运河上的太平桥,桥洞内置有纤道和留有纤痕;此图来自网络
浙江绍兴柯桥萧绍运河上的太平桥,桥洞内置有纤道和留有纤痕;此图摄于2005年春节
浙江绍兴柯桥萧绍运河上的古纤道,是典型的水上纤道;此图来自网络
此外,在博友的博文介绍中,看到宁波高桥(桥洞内置有纤道和留有纤痕)和湖州织里镇沪平湖运河(荻塘)旁的晟舍桥(古纤桥)等。有些博友介绍的古桥中也有疑为纤桥或桥洞内存有纤道,因图文介绍不详细而不能肯定。
这是沪-平-湖运河(荻塘)边的晟舍塘桥,在博友[湖州古桥]的博客中有专门介绍。此图来自他的博客
这是沪-平-湖运河(荻塘)晟舍塘桥旁的纤道,为近期重修,在博友[湖州古桥]的博客中有专门介绍。此图来自他的博客
宁波高桥,桥洞内有纤道和留有纤痕。来自[星向远方]的博客
浙江绍兴广宁桥,从图上看桥基上似有纤道,此图来自网络
浙江绍兴柯桥街道融光桥,俗名柯桥大桥,桥洞内置有纤道。此图来自网络
浙江绍兴柯桥街道融光桥,俗名柯桥大桥,桥洞内置有纤道。此图摄于2005年春节
浙江绍兴钱清镇广溪桥,桥洞内置有纤道。此图来自网络
浙江绍兴陶堰镇泾口大桥,右侧边孔内置有纤道。此图来自网络
浙江绍兴运河园登龙纤道桥。此桥来自网络
下篇介绍运河纤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