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八都古桥群——龙降桥村的梁桥

标签:
八都古桥三孔古梁桥吴江古桥万福桥当桥协茂桥洪福桥仰家桥杂谈 |
分类: 吴江古桥 |
龙降桥村古梁桥群
http://s1/middle/7b1d4393nc7c09d4f1de0&690
万福桥
吴江市震泽镇的八都社区内(原八都镇),有两处古梁桥群,分别是龙降桥村古梁桥群和花木村古梁桥群。龙降桥村现存6座古梁桥,除了香花桥(已单独介绍),尚有当桥、仰家桥、洪福桥、协茂桥和万福桥。
http://s7/middle/7b1d4393nc7c08eed4156&690
仰家桥
吴江的古桥在苏州市下属各市、区中,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年代也最久远。它们有的已列入省、市级文保单位和控制单位,但大部分古桥不在文保之列,好在当地村民的文保意识强烈,在他们心中,这些林林总总的古桥,都应该保护。因此,吴江的古桥在全省属保护最好的。
在以后的博文中,将有选择地将吴江部分同类古桥合并介绍。
江南水乡的梁式桥有单孔、多孔之分,多孔桥的孔数以奇数居多。桥台和桥墩,根据河道水位的深浅,有以梁柱组合而成的排柱式和以块石叠砌而成的实体式两种。排柱式梁桥桥面少见护栏,构造简单,轻盈明快,阻水小,便于泄洪和舟楫通行,在江南水乡的多孔梁桥中最为普遍性。实体式梁桥稳重墩厚,为减弱水流冲击,有些桥梁在桥台中开设方形或拱形泄水孔,有的侧在桥墩的迎水方筑成船尾形的分水尖,以减轻水流冲击力。梁式多孔桥大多采用中孔水平边孔倾斜的形式。梁桥桥台多见桥柱,桥柱和排柱上多卧压长条系石,以稳固桥体。系石两端为桥耳,端面常有镇妖雕刻或吉祥纹饰。
龙降桥村的三孔梁桥,是吴江古桥中数量最多,结构简洁的清代建筑。
当桥,因此处曾有当店而得名。单孔梁桥,位于龙降桥村南港十里都,在香花桥西北约500米处,南北走向。两坡台阶各8级,青石和花岗岩混砌。梁石由4块花岗岩长条石组成。其中一条石上有“乡党无间言立行本居百善者”字样,无纪年。
http://s3/middle/7b1d4393nc7c09cba2fc2&690
当桥
http://s3/middle/7b1d4393nc7c09cc9d3b2&690
当桥
以下四桥均为三孔梁桥,连接着龙降桥村北部东西走向的同一条村道,摩托车可贯通四桥,汽车分别要从318国道转达。其中协茂桥北正在建一村级公路桥,村级公路通车后可坐车观望四桥。
仰家桥,位于龙降桥村(原南港)仰家桥自然村,在香花桥西约1公里。排柱式三孔梁桥,东西走向,青石和花岗岩混砌,东西台阶各7级,无护栏。桥柱和排柱上卧压长条系石,以稳固桥体。桥西有大悲庵和千年古银杏。仰家桥中孔两墩各以三块巨型立柱构成排柱式桥墩,桥面以九块巨型长条花岗石连卧。中孔桥梁沿侧刻有“仰家桥”三字,北侧三字各刻在圆圈中,南侧三字各刻在折扇形中,纪年款为“光绪六年(1880)七月吉日”,下款为“里人重建”字样。桥梁两端刻有水草纹,桥的西坡台阶上有一武康石质的圆形浮雕,内刻花草瓜果状图案,应属大悲庵中的某一构件。
1994年,仰家桥由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控制单位,震泽镇人民政府于2005年在桥体立碑。
http://s3/middle/7b1d4393nc7c09dcd87b2&690
仰家桥
http://s11/middle/7b1d4393nc7c09ddc198a&690
仰家桥西堍踏级上的刻石
http://s6/middle/7b1d4393nc7c09daf1405&690
仰家桥
洪福桥,又名廊带桥,位于龙降桥村(原龙联村)廊家港自然村北,初建无考,清嘉庆十六年(1811)、宣统元年(1909)分别重建。排柱式三孔梁桥,东西走向,青石和花岗岩混砌,漏空式护栏,桥柱和排柱上卧压长条系石,以稳固桥体。桥西有寺庙。两坡原各有9级台阶,为方便二轮车辆通行,台阶上各铺了长条空心水泥板,以减小坡度。洪福桥中孔两墩各以三块巨型花岗岩立柱构成排柱式桥墩,桥面以九块巨型长条石横卧。中孔桥梁沿侧刻有“洪福桥”三字。桥栏中间(中孔部分)以红砖替代,两端仍以花岗石构件,并靠以抱鼓。洪福桥排柱两侧有两副桥联,南联为:雁齿齐排诞登彼岸,鸭头同泛利涉安澜。北联为:北望洞庭湖山隐约,东连震泽带水回环。
洪福桥未见文保碑。
http://s3/middle/7b1d4393nc7c09ce6e3f2&690
洪福桥
http://s8/middle/7b1d4393nc7c09cea8a67&690
洪福桥
协茂桥,位于龙降桥村(原龙联村)协茂桥自然村北,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清道光元年(1821)重建。排柱式三孔梁桥,东西走向,青石和花岗岩混砌,间有武康石,无护栏。桥柱和排柱上卧压长条系石,以稳固桥体。东西各有8级台阶,为方便二轮车辆通行,台阶上铺了长条空心水泥板,以减小坡度。协茂桥中孔两墩各以三块巨型花岗岩立柱构成排柱式桥墩,桥面为九块花岗岩巨型长条石。中孔桥梁沿侧刻有“重建协茂桥”五字,上款道光元年隐约可辨。
协茂桥排柱两侧有两副桥联,北联尚可辨别:“雁齿平排遥接漠,虹腰横卧上凌霄”。南联已模糊难辨:“南么人归囗利济,囗囗囗囗囗安澜”。
协茂桥北正在建一村级公路桥。
协茂桥1994年,协茂桥由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控制单位,震泽镇人民政府于2005年在桥体立碑。
http://s5/middle/7b1d4393nc7c09d9c7364&690
协茂桥
http://s2/middle/7b1d4393nc7c09d8feae1&690
协茂桥
http://s7/middle/7b1d4393nc7c09d71a386&690
协茂桥
万福桥,又名乌梢桥,位于龙降桥村(原龙联村)沙家浜北。实体式(墩式)三孔梁桥,东西走向,青石和花岗岩混砌,两坡台阶各7级,为方便二轮车辆通行,台阶上铺了长条空心水泥板,以减小坡度,条石实体护栏。万福桥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清光绪乙未年(1895)里人重建。梁石为九块巨型花岗岩条石铺就,两侧护栏各为三块花岗岩条石铺设,无抱鼓。万福桥采用方形实体式桥墩,桥墩和桥基均用青石水平叠砌,十分坚固。这种形体大都建在山村河道,在水网地区并不多见。每个桥基和桥墩上分别卧压二根系石,此也独特。万福桥西堍有三面漏空式凉亭一座,供行人憩息,在现存古桥中已极少见。凉亭前柱有亭联:风雨雅乃平安地,日月高庚入乾坤。系民国三十三年(1944)建筑。
万福桥未见文保碑。
http://s4/middle/7b1d4393nc7c09d6250c3&690
万福桥
http://s16/middle/7b1d4393nc7c09d32698f&690
万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