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协同效应的分类及实现路径分析
(2018-05-03 10:29:56)当我们对两家公司的并购进行评估时,往往会提到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即1+1大于2的部分,然而协同效应究竟从哪里产生,如何评估协同效应的大小则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针对协同效应的分类以及实现路径进行具体分析。
|
一般的,协同效应可以分为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外部协同指的是同一个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共享业务行为和特定资源,因而将此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取得更高的盈利能力;内部协同则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本位所讨论的协同效应特指并购引起的,即并购后竞争力增强,导致净现金流超过两家公司预期现金流之和,或合并后公司业绩比两个公司独立存在时的预期业绩高。
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治理协同效应。下面我们依据最朴素的分析逻辑一一展开。
|
由于并购导致的收入增加与成本降低均是经营协同效应的来源:
收入增加:提高收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提高产品单价或增加产品销量。从此出发,靠并购实现收入增加的方法通常有三种。第一是合并后企业的定价权提升,这个主要是依靠市场集中实现的,因此也易导致反垄断监管的麻烦。第二是并购双方在资产或技术方面的互补性带来单价或销量提升。通过并购获得新技术,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第三是通过并购进入新市场带来的销量提升。
成本下降:降低成本的路径也主要有三种。第一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降低单位制造成本。由于并购带来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固定成本将有效降低。第二是并购后的企业议价能力增强,从而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第三是源自并购带来的税收优惠,包括并购亏损公司带来的税收利益、并购享有税收减免优惠的公司带来的税收利益,以及资本利得税代替一般所得税带来的税收利益。
|
财务协同效应往往出现在两个场景之中:
第一,当一方具有较多的自由资金,而另一方同时缺乏资金时。在这时,并购方通过兼并被并购方,使得企业内部资金流向更有效益的投资机会。
第二,通过并购,使得企业资本扩大,破产风险相对降低,偿债能力和取得外部借款的能力提高。
但是在分析公司并购带来的财务协同效应时需要谨慎分析,因为在以上的第二个场景中,公司降低融资成本的空间并不比投资人自行降低融资成本的空间大很多。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如不同经营活动的收入的协同很难评估,融资成本的下降也会相应难以评估。
|
当具备更加优越的治理结构的公司去收购一家治理结构相对较弱的公司时,会带来一定的治理协同效应。该效应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节省管理费用。企业的一般管理费用在更多数量的产品中分摊,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
第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根据差别效率理论,如果A公司的管理层比B公司更有效率,在A公司收购了B公司之后,B公司的效率便被提高到A公司的水平,效率通过并购得到了提高,以致于使整个经济的效率水平将由于此类并购活动而提高。
第三,充分利用过剩的管理资源。当收购方的管理队伍比较高效时,其一般管理能力和行业专属能力超过了公司的日常管理要求,这时通过收购一家相对管理效率较低的公司可以使过剩的管理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在分析完协同效应的几个方面以及影响路径之后,需要指出的是,并购协同效应的考量应该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之上,基于调研进一步考察是否满足以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