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质量分析
(2012-12-15 17:20: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语文 |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验质量分析
整体情况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大部分同学能积极参与搜集诗歌,了解诗人,制作ppt和学写诗等活动。少部分同学至今未交齐综合性学习的作业。
本次测验内容不多,第二大题的第4题,推荐诗歌词各一首,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占了16分,作文只占25分。平均分下降的原因是阅读题中说说句子中双引号的用法,很多同学没有熟练掌握双引号的用法,扣了五到六分。
本学期单元测验中第一次出现了两个同学不合格的原因是平时默写诗词各一首不过关,诗歌知识竞赛也没有做到认真参与,第4题几乎全扣分了。第5题是根据情境,默写相应的诗句,耳熟能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现空白或不完整的现象。由于第二大题的第4题和第5题共扣了二十分左右,所以导致不合格,这是十分可惜的,希望这两位同学能端正态度,吸取教训。
本次测验没有听力题
一、诗歌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大部分同学全对。
二、我会积累。这一道题全对的同学很少
1.给诗句连线,部分同学没掌握好诗句对仗的特点,判断错误。一定要注意对仗。例:“一溪六水绿”应对“千树落花红”。“一溪”是数量,应对“千树”,“流水绿”与“落花红”景物颜色相对应。
2.给诗加“腰”。表扬陈嘉茵、梁伟俐和潘泽惠三位同学准确地写了挥笔呼风雨,铺纸唤云烟。
3.有的同学不了解题目的意义,其实是将句子补充完整,误以为要求写一首短诗,因此失分。
好的例子:
陈慧琛:(1)夏夜,风儿吹拂着,抚摸着姿态万千的柳树。
4.推荐诗歌词一首,虽然可以默写课内学的诗词,但是很多同学已在平时认真积累,有不少的同学默写了课外的诗歌、词。
失分原因:
1.粗心大意写了错别字。如“月落乌啼霜满天”写了“日落乌啼霜满天”。
2.题目要求写词,结果默写了诗。如《江南可采莲》这是汉乐府诗歌中有名的采莲诗,并不是词,全扣分。
3.默写诗歌并没有全部摸出,只默了其中一段,如默辛弃疾的词只默上阕,没默下阙。
4.喜欢的原因,没有抓住诗中的字词,紧扣内容进行赏析,偏离了诗歌的意思。
表扬本次测验能默写课外诗歌的同学:
郑达欣、何颖欣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紫清默曹植的《七步诗》
谢昊龙、王芷晴默王翰的《凉州词》
陈海天默王昌龄的《凉州词》
王淇昕默王维的《鸟鸣涧》
黄泽轩默王安石的《元日》
陆雨茵默刘禹锡的《竹枝词》
戎芷晴默刘禹锡的《赏牡丹》
梁伟俐默李白的《夜宿山寺》
阮韵晴默李白的《古朗月行》
冯逸泓默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梁熠城默李贺的《相见欢》
陈雪峰默李商隐的《乐游原》
丁悟涵默陆游的《示儿》
表扬本次测验能默写课外的词的同学:
何颖欣默李清照的《一剪梅》
伍立风默苏轼的《江城子》
陈海天默苏轼的《浣溪沙》
戎芷晴默苏轼的《水调歌头》
王淇昕默岳飞的《满江红》
谢昊龙默李煜的《虞美人》
喜欢原因写的好的:
陈慧琛:《春夜喜雨》喜欢的原因:这首诗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从字里行间,却处处体现出喜的心情,而且把雨拟人化,更表现出作者的喜。
郭嘉霖:《春夜喜雨》喜欢的原因:全是生动、细腻,虽然诗中没有“喜”字,却感受到诗人的喜悦之情。
郭嘉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喜欢的原因:诗人用鸟惊,鸣蝉,蛙噪这些农村特有的声音,表现出夏夜山村的情趣,读完这首词后,让我感受到恬静的美。
三、这一道题完成得不好,因为题目的内容在诗歌知识竞赛中全部出现过,练习也出现过类似,而且诗句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如孟郊的《游子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李绅的《悯农》。
失分的原因:部分同学审题错,以为填写诗名,而没有填写具体诗句,极个别同学积累不过关。
四、阅读题题目应是《凉州词》
本次阅读题目量较少,但失分较多,主要是没有掌握双引号的作用,这是中年段的知识点。
1.
2. 失分原因:很多同学没有正确理解“信手”就是“随便”的意思,写成了“自信”等错误的解释。说明了张之洞给慈禧太后的扇面题词是很随意的,还说明了他很有学问。
正确的答题思路:联系文中的故事情节:慈禧太后发现少了个“间”字大怒,后来,张之洞巧妙的解释。同学们才能正确了解“信手”这个词,因为他张之洞随便写,所以才会出错。因为他学问大,所以一看扇面,不经思考就写下了《凉州词》。
3.
复习双引号的用法:
①表示引用的部分。
例:⒈老师对我们说:“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这里“ ”的话就是老师说的话,通常说话都要用“ ”的。⒉通常在有些文章中都会引用一些名言或者一些诗句的,通常也会用“
”的,.
②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例:一氧化碳中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这里“
”引住的就是对一氧化碳的称谓了。
③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例:你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
④引号里面还要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⑤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4.
作文题目:“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以下是本次测验中三篇只扣了0.5分的作文。
“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何蕙琳
首先,我们小组的五名同学制定了活动计划。我们搜集了不同类型的诗歌分类,知道了诗歌的知识,找到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通过活动,我知道了诗歌的分类。按题材分,可以分为怀古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思乡诗、送别诗与咏物诗等;按体裁分,可以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等……
同时,我们还找到了学习诗歌的好方法。我们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和诗人的时代背景;边读边描绘诗歌的画面,从中体会;两首同一种类的诗歌对照着读,在比较中理解。
我们小组还做了关于思乡情诗歌的幻灯片。我们找了元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还有《京口瓜洲》、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些诗歌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们的思乡之情,大都用了“借景抒情法”来写出他们对故乡的思念。诗人们的诗歌用字都准确、优美,《京口瓜洲》里的下半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的用字故事最为出名。传说,他尝试用了很多字去填补“春风又
最后,我们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尝试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诗,虽然没有大诗人写的好,但都表达了自己的童趣。
轻叩诗歌的大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诗歌世界。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王芷晴
上周,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一次主题为“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活动。让我们去了解诗歌,走进诗歌的王国去体会它们。最后以PPT的方式去展示我们活动的成果。
我们自行分了组,确定了组长,并为每一位组员分配了任务。我的任务是搜集资料并完成PPT的部分内容。我们还设定了小组的活动主题——体会古代诗人的思乡情。
我打开电脑,搜集“古代的思乡诗”,很快,多位作者的思乡情便呈现在我眼前。我慢慢地看,细细地品味。我发现大多数诗歌都是借景抒情的。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用明月寄托他对家乡的思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用荒凉,冷清的环境衬托出他内心对家乡的怀念。
看来,不同的诗人对自己思乡情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是要表示自己对家乡的眷恋。我又联系他们的时代背景来体会,终于明白了他们在诗中要表达的情感。
这次活动,我不但了解、认识了不少关于思乡的诗歌,还学会了体会诗歌的好方法: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从诗歌中所述的环境来体会诗人的心情。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但我知道我了解的诗歌只是冰山一角。诗歌的海洋是广阔的,我需要更多地学习诗歌,在诗海中自在地遨游。
“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陈慧琛
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的宝库中,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出璀璨的光芒。这两周,我们开展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活动,我们走进了诗歌的国度,去欣赏诗歌,体会诗歌所描述的意境,领略诗歌唯有的魅力。
在这个活动中,我知道了诗歌的发展,从《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都是文学的瑰宝。我知道了古代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还知道了诗歌的分类,如按体裁分,可以分为童话诗、散文诗等。按题材分,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诗等。
其间我们还举行了是个知识竞赛,在竞赛中,我们互相学习,学到了不少关于诗歌的知识。
我们还要做PPT报告,我们首先分好组,制定了活动计划。我们组的研究主题是古代诗人的思乡情。我们首先搜集了一些思乡诗去体会体会,从中讨论出思乡诗的特点,去理解作者的情感,最后由组长率领组员作报告。在汇报和朗诵诗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我的表述能力,还让我知识了有感情朗读诗歌,能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诗的意境。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不少收获。这次活动不但让我提高了理解能力,还让我知道了许多作者的时代背景,把自己融入其中,便能自然而然地体会作者的思想和心情。我还知道了一种表达方法,借物抒情。例如《闻燕》就是借燕来抒情,而《春夜洛城闻笛》就是因为笛声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每首诗都各具特色。
最后我当了一回“小诗人”,尝试写了几首诗,从中我领悟到写诗不一定要用多么华丽的词语,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了。
“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活动,激发了我对诗歌的兴题,在我面前展示出一个美丽的诗歌国度,让我在诗歌的海洋中挖掘到了无数珍宝。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