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回答问题金钥匙(四篇阅读分析)
(2012-01-01 22:42:32)
标签:
阅读 |
分类: 语文 |
金钥匙之一答题不浮躁,文中有答案
松松:最近的阅读练习成绩不理想,老师说我答题太浮躁了。
乐乐:我也是,答题太简单,不完整。有时候需要从多方面解答,结果只答一个方面。
快快:我们把做错的题集中起来,分析错误的原因,好吗?
青青:好的。约上聪聪明明帮助我们吧!
聪聪: 要说怎样正确做好阅读题,我的一条主要的经验就是不浮躁。先仔细读文章再认真做题。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对文章的大意先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等下做题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定位答案。
明明:我们在答题的时候,首先是应该从文中找答案,有一句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么!我举一篇短文的例子。
1.老渔翁扛着鱼竿,提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河边。他放下小桶,打开鱼饵,准备钓鱼。
2.老渔翁今天的心情格外好。他看阳光,阳光是那样明媚;他感受微风,微风是那样轻柔;就连天空的小乌,今天也变得格外可爱。
3.老渔翁引以自豪的是,他有一手高超的钓鱼本领。由此,他得到了许多美称,什么“鱼神”、“鱼圣”……几乎所有表现赞美的词都用上了。有一句话是最能形象地赞美老渔翁钓鱼本领的,那就是:老渔翁抛下一个直钩,也能钓上鱼来。
4.老渔翁哼着小曲就要甩开他的鱼竿。就在这时,远方一条小鱼游过来了。这是一条老渔翁从未见过的小鱼。小鱼全身洁白透明,就像一块浮动的水晶。透明的身体里,一切都一目了然。眼球深处藏一圈金色的细线,摆动的骨骼玲珑剔透,那条细细的血管里红红的血液在流动。
5.小鱼在绿波中穿行,就像一位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她忽而凝神不动,忽而又倏(shū)然远逝,好像是欣赏不尽这无比美好的水底世界,又好像是觉得水底世界因为有了她而变得更美丽。
6.老渔翁呆住了。他的目光随着小鱼游移,他的心被小鱼紧紧牵动,竟然忘了抛出手中的鱼钩!看着这条小鱼,老渔翁联想起自己的童年,他也曾像小鱼一样活泼。充满着天真和快乐。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那样美好:阳光、空气是那样纯净;湖光、山色是那样清新;亲情、友爱是那样温暖。所有的一切都使他心旷神怡,对人生怀有无限美好的憧憬。
7.想到这里,老渔翁不禁心惊胆颤,他猛然收回了手中的鱼钩。一个声音在他脑海里轰然炸响:小鱼也有她宝贵的生命,钓起她,那就是罪恶!
老渔翁像从梦中惊醒,默默地看着小鱼游过他的面前,游向无比遥远的前方,于是折断了手中的鱼竿……
读了课文以后,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对照着下面的习题,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
1.在短文中找到相关意思的词语
心里非常害怕(
美好的景象让人看了非常舒服(
所有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2.文中写老渔翁高超的钓鱼本领美称的词语是____、_____。
3.细读第三自然段,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1)“引以自豪”在文中指老渔翁有(
(2)“老渔翁抛下一个直钩,也能钓上鱼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实际意思是
4.根据问题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1)“这是一条老渔翁从未见过的小鱼”,这条小鱼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请用“
(2)“一个声音在他脑海里轰然炸响”这里的“一个声音”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请用“
仔细阅读文章,我们发现每个答案都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第一题答案为“心惊胆颤”、“心旷神怡”、“一目了然”;第二题“文中写老渔翁高超的钓鱼本领美称的词语”是“鱼神”、“鱼圣”;第三题“引以自豪”在文中指老渔翁有一手高超的钓鱼本领。“老渔翁抛下一个直钩,也能钓上鱼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实际意思是形象地赞美老渔翁钓鱼本领;第四题的“这是一条老渔翁从未见过的小鱼”,这条小鱼的特别在于“全身洁白透明,就像一块浮动的水晶。透明的身体里,一切都一目了然。眼球深处藏一圈金色的细线,摆动的骨骼玲珑剔透,那条细细的血管里红红的血液在流动。”“一个声音在他脑海里轰然炸响”这里的“一个声音”在文中指的是“小鱼也有她宝贵的生命,钓起她,那就是罪恶!”
青青:听你这么一说,还真的有道理啊,这些题目都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啊。
乐乐:是啊,以前我答题的时候一点不仔细,读完一遍课文以后,就自己随意答题了。不在文章当中找答案,怪不得写出的答案不怎么准确。
快快:难怪老师说我答题太浮躁。我答阅读题的时候也不仔细从文中找答案的。
聪聪:明明的办法非常好。我再补充一点。就是做阅读题也要灵活,有时不能完全从短文中找到答案,就可以采用“原文+自己的概括”的方式答题。我举一个例子吧!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父亲给予了我生命中最好的馈赠。
2001年秋季的一个黄昏,离家100多里路的农村老家。父亲和我漫步在飘溢着甜味的高粱地边,他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仔细观察一下,一棵棵即将成熟的红高粱和那些没长颗粒的红高粱有什么区别?”
“成熟的高粱弯下了腰,没挂粒的仰着脸。”我回答道。
“越有成就的人越谦虚,越浅薄的人越自满,你说是吗?”父亲反问我。
我脸红了,前些日子我获了一个大奖后,变得自大起来。我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一次,父亲批评我不该乱花钱买羊肉串,我顶撞了他,摔门去了爷爷家。
第二天,在我的文具盒里,我发现了父亲的一封信:
小文,爸爸不是不舍得你花钱,关键是想教你学会怎样花钱。不要小看一分钱,它体现着人的价值观念,我们要让每一分钱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这可是一门了不起的学问!
你奶奶生病的时候,你也看到了,尽(jǐn
在我8岁那年,你奶奶给了我一个鸡蛋,我到商店里换了7分钱,花6分钱买了3支铅笔,剩下的一分钱,店老板想让我买一块糖,但是,我没有。有用它买了一块橡皮。虽然,那个时候的糖果在我心里不亚于天鹅肉的味道。那时侯一分钱的盐可以全家吃一个星期。我有什么理由乱花一分钱呢?
有位世界首富叫洛克菲勒,富可敌国,可是他每年都让子女外出打工,子女花钱都要向他打借条。后来,他们的子女都发展了他的家业。相反,有的坐享其成的子孙成了一文不值的败家子。
父亲的笔谈直抵我的心灵啊,
后来,我花的每一分钱都记入了我的消费明细表,每隔半年,父母一起和我分析我的“投资”效益。
几年来,父亲每周都要给我推荐一篇精萃的文章,让我与他共同赏析。在和文章情感的交流中,在和父亲思维的碰撞中,我的筋骨一天天强壮起来。
说不尽,我生命中最好的馈赠!
对照着下面的题目再仔细读文,有些可以直接找到答案,有些还需要根据短文内容自己再归纳的。
1、父亲给我发写了一封信,他写信的目的是什么?在文中用“
2、“我”读了父亲的信后心灵受到了震动,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我”当时心中的想法。
3、当我获奖后变得自大时,父亲是怎样教育“我”的?用简洁语言概括。
4、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为什么说“父亲给予了我生命中最好的馈赠”?
5:从文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词或词组做文章的题目。
短文后有五个题目。其中第一和第五题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第一题的答案为“想教我学会怎样花钱。不要小看一分钱,它体现着人的价值观念,要让每一分钱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第5题的从文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词或词组做文章的题目,答案为“生命中最好的馈赠”。
其他的题目就要采用“原文+自己的概括”的方式答题。第二题的答案“我”当时的心里想法是“我没有理由乱化家里的一分钱,也不能做那种坐享其成的人,应当合理花钱,让每分钱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第三题当我获奖后变得自大时,父亲是这样教育我的:他让我仔细观察即将成熟的红高粱和那些没长颗粒的红高粱有什么区别,明白成熟的高粱弯下了腰,没挂粒的仰着脸,越有成就的人越谦虚,越浅薄的人越自满的道理。第四题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为什么说“父亲给予了我生命中最好的馈赠”答案为因为父亲教给我的是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的道理,如怎样做一个既有成就又谦虚的人,怎样让每分钱发挥最大的价值,经常读有意义的文章交流情感、碰撞思维等等让我的筋骨一天天强壮起来。
乐乐:聪聪说得太好了。我的收获真大。我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有的时候答题不全面,要求从几个方面来回答,我却只答了一个方面,这个缺点怎么改正呢?
明明:我以前也这样的,关键问题还是浮躁,读书不细致。后来,我一边读文章,一边把和阅读题答案有关的内容划下来,再看看这些内容是分几个方面来回答,这样就不会有遗漏了。
聪聪:我的想法和聪聪一样。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是《钓鱼的启示》有一道题目是明明我知道把鲈鱼拿回家是错误的行为,但是想要我把钓上来的鱼放掉实在是太难呢?细致读课文就明白要我难以把鱼放掉的确有很多理由:一是这条鲈鱼非常大,很难得碰到,今天碰到了,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钓到的。二是,离打捞鲈鱼开放时间只有两小时,现在没有一个人看见我们钓到了鲈鱼
我们不说现在打到的,两个小时以后再告诉别人我们打捞到了鱼,也没有关系;三是父亲也觉得这条鱼又大又漂亮,很喜欢…… 答案从多方面来谈的,如果回答只写一方面的答案就不完整了。
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fèi
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liǎng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横线中填入恰当的句子。
2、“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⑦段,文中的“这样”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阅读分析:
第1题联系文中的“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的就是“孩子并这不是女人的亲生儿子。”这一点。
第2题我一次多给10元是看见“孩子脸色蜡黄”,表示同情,第二次多给100元,是因为错怪了这对母子,表示歉意和谢意的。
第3小题,文中的“这样”是指什么?应在“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这一句中的“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
第4小题:回答问题要规范:首先要写“答:我从最后一句话体会到了“;其次,要紧扣最后一句“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中的“望着背影”与“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联系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在想什么?心里有什么滋味?(甜酸苦辣)感情的变化,最后作答。
如:答:我从最后一句话体会到了作者对母子拾金不昧的敬佩,以及对自己错怪母子的内疚与抱歉的复杂心情。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
助手连忙答道:“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仅要富有智慧,更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竭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就闭上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因为你不敢相信自己,所以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苏格拉底对助手讲的那句话与文中相呼应的成语是
2、文中画“ ”一句,我是这样理解的:苏格拉底为
3、苏格拉底在死前才明说“最优秀的是你自己”,在此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4、助手说自己“明白”了导师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
5、
“我的蜡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1个“蜡”是指:
阅读分析:
第1题:文中讲“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第2题:苏格拉底为助手不够自信做接班人失望,助手是未能自信地推荐自己做接班人失去了这个机会
第3题:在文中有:1.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第4题 :首先,这里有两个问题,要逐一回答,回答问题要完整,首先写“答:我认为……因为……”
其次找出“明白”是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联系本段“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以及下文7、8段的助手不断寻找接班人“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这一内容,可见助手是不明白苏格拉底的意思的。
例:答:我认为助手并不是真的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因为苏格拉底是暗示了要助手成为接班人,而且提出了要具有勇气和信心,由于助手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想到自己也是接班人的人选,并不明白苏格拉底的真正用意,才会不断地帮苏格拉底找接班人。
第5题 :第一个“蜡”是指苏格拉底的生命,第二个“蜡”是指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