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股评150508
(2015-05-07 22:04:48)
标签:
股票 |
分类: 非股评 |
今天先接着昨天的话题,来说一下伞形信托。业内人士对这个词肯定很熟,但一般投资者恐怕也不是很懂,只是最近总听说证监会叫停伞形信托,但具体是个什么东西,今天就简单讲讲。
所谓的伞形信托我们简称伞。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配资业务。其实也就是升级版的融资融券。券商的融资融券最大可以放到一比二,而伞形信托的配资可以到一比三,如果中间再加个夹层可以到一比四甚至一比五。我们以一般的一比三为例,也就是说你拿100万出来,信托公司可以给你配300万。但是这300万你要付出相应的利息。而信托公司的这300万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找一些有资金的人低价拿来的,比如他们按年利率6拿进来,再按年利率9给出去,信托就赚这个差价。而融资的人就拿融来的钱去参与二级市场。比如刚刚那个例子中的那个人,300万的资金一年就要付9%的利息就是27万。一年之内如果他总体收益是20%也就是80万,但是相对于他100万的本金来说他的盈利就达到了80%。而那个借出300万的人,不管别人赚还是亏,都只能收6%也就是18万的利息。
那有人就说了,万一亏了怎么办,这个就要讲到昨天说的风险控制了。这种配资业务有着严格的风控制度。各个信托的标准不一样,比如有的信托就规定跌到95%就预警,而跌破90%就清仓。还是以刚刚那个一比三为例,如果这个400万跌到380万就会预警,预警以后就只能卖出,不能买进,而一旦跌破360万就会强行平仓,除非你补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资金出借方的利益。
以上就是伞形信托的一个很粗略的解释,具体的数字大家不用去纠结,都只是大概的举个例子而已。但是最近我是知道有个朋友300万配了900万,结果被强行平仓,亏了120万。对于这个总的仓位来说只亏了10%,但是对于他的自有资金来说亏损就高达40%,这还没算利息。也许说到这里大家就知道为什么证监会现在要严查伞形信托了,因为的确风险很大。
这就又可以回到我之前说的,为什么最近一直强调降低仓位。因为一旦总体仓位降低,你所承受的风险就会减小。信托的风控是系统自动执行,而我们自己的风控完全靠自己。机器是没有思想的,而人是有的,所以管住手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难也要做,因为亏损的滋味更难受。所以希望经过这次下跌,大家对仓位的控制有全新的认识,下次碰到这种情况会更加从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