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三院新技术|微小结石反复引起胰腺炎怎么办—精准处理“靶器官”

(2018-01-19 15:58:20)
标签:

杂谈

​我们常说,医学是有局限性的,但追求科学进步的脚步却永不停歇。2017年,北医三院又有一批新的医疗技术,经过严格的审批和长期观察,转为常规技术普及应用。新技术带来新的希望,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技术都有哪些吧~项目团队

北医三院消化科

http://p1.pstatp.com/large/568b00016c19cd6d8742

项目负责人:黄永辉(右四)

团队成员:常虹、姚炜、李柯、张耀朋、刘文正、闫秀娥、郑炜

http://p9.pstatp.com/large/56880001d7f90fc7759c

从1名患者的救治经历谈起...

小王同学马上就要高三了,繁重的课业压力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是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却一直在困扰着他,最近2年就发作了3次......

每次一出现胰腺炎,他都不得不离开课堂,在医院里禁食禁水、输液,因此落下很多功课,而且查过多次血液,做过CT、核磁,还是不能明确病因,怎么才能帮助小王同学找到原因?怎么才能终止胰腺炎的发作呢?

北医三院消化科为他解决了这些难题。黄永辉主任医师带领的胆胰疾病团队首先为他做了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检查,终于发现导致胰腺炎复发的“罪魁祸首”—胆道微小结石。

按照传统的内镜治疗方法,要切开胆管括约肌,清理胆道结石。但是这就可能破坏胆管括约肌的完整性,容易造成十二指肠胆汁反流。对于这么年轻的患者,很可能会增加远期并发症的风险,如胆管炎、胆囊炎。微小结石一般小于3毫米,不同于一般的结石,一般不会堵塞胆道,多能自行排出。

黄永辉主任医师为小王同学实施了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联合胰管支架引流术。在不损伤胆管的情况下既解决了胰腺炎,又保留了胆管功能。之后小王同学顺利恢复,再次回到课堂,到现在也没再受到胰腺炎的困扰。

http://p3.pstatp.com/large/568a000206bd00b7e374

技术名称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内镜精准治疗

技术内容

病因:

http://p1.pstatp.com/large/568600060664a801b047

胆道微小结石自行排出到十二指肠,通过十二指肠乳头的过程中造成了胰管开口水肿纤维化,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

内镜下治疗:

胰管括约肌切开(EPS)——精准 处理“靶器。

http://p3.pstatp.com/large/568c00017a0c5447158c

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区别?

传统方法:

http://p1.pstatp.com/large/56880001d7fa21aa419e

新技术创新点:

胰管括约肌切开 胰管支架引流术。

解除胰管梗阻;

实现胆胰管开口分离;

保留胆管括约肌功能。

此项技术适合哪些患者?

1.反复发作急性胰腺炎;

2.通过内镜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是胆道微结石。

本项技术能够有效终止胆道微结石引起的胰腺炎反复发作,降低住院的次数和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文 | 北医三院消化科 常虹

编辑 | 孙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