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了支架就得吃一辈子药吗?

(2017-03-24 17:10:18)
标签:

杂谈

​​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nl59GV6WHZpOLXO5hpD8bsy4C1jDOcEUD2aydaRysr5hXvjhUuciaGNBS5o35fX7klWWFS6EU7BP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一位患者经历.....

赵大娘因为肾动脉狭窄来北医三院介入血管外科门诊就诊。医生仔细询问后发现,患有高血压的她,5年前发现肾动脉狭窄。当年刚确诊的时候大夫就建议她做肾动脉支架手术,可她一直没做。直到现在已经出现了肾功能异常,才再来看医生......

而赵大娘当年执意不放支架的理由是:“放了支架就得吃一辈子药了”。不止赵大娘,很多需要动脉支架植入的患者都坚信,一旦放了支架就一辈子离不来“抗支架排异”的药物——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呀!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放了支架就得吃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咱说说吃什么药?真的是抗排异药吗?

当然不是!通俗的说,抗排异药是用来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药。而“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需要吃的药通常情况下有两类:①抗血小板聚集药;②他汀类药。

这两类药是没有抑制人体免疫系统作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代表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等;他汀类药物的代表,如: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接下来,咱们说说吃这些药的意义是什么?

要想说明吃这些药的意义,那得先说说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发生的。简单的说,动脉硬化的发生是由于血液中的坏东西(比如过多的血糖、血脂等)对血管内皮造成了破坏,而破坏了的血管内皮使得血小板在上面聚集。胆固醇和血小板在血管壁上的堆积,就形成了堵塞血管的斑块。

所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作用,就是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就是降低血脂,减少血管和胆固醇的反应。两者共同作用就是为了防止血管内斑块形成,减缓动脉硬化、狭窄的进展,稳定已经形成的斑块。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nl59GV6WHZpOLXO5hpD8bswlNa2JtZ1R7eU0Lj0ic4J34HSq4gJoZ8YShIhGpialKwq4OJ5E8kWTA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为什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就要吃这些药呢?

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第一,稳定斑块药物是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治疗,也就是说一旦被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无论是否植入支架,均需长期服药。

第二,大多数需要实施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都是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基础上发生了影响血流动力学血管病变,因此稳定斑块是终生的治疗原则。

第三,动脉支架植入后,支架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大约半年)会加重对局部血管壁的刺激,因此同样需要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的治疗。

所以说长期服药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放支架,而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只不过有些患者是在需要植入支架的时候才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从而开始服药的。

最后咱们聊聊动脉里放了支架,到底药该怎么吃。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没有植入动脉支架的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相比,冠状动脉、颅内动脉、颈动脉及内脏动脉植入支架后,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同时,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原则上半年后可停用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对于外周动脉,支架植入半年后,如果血脂能够长期控制在目标范围,停药后无反弹,可考虑停药。但仍需规律监测血脂。

对于一些非动脉硬化原因引起的需要植入支架的主动脉疾病患者,支架植入一段时间后可完全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综上所述,动脉支架植入不是终生服药的原因;动脉支架植入后合理的用药对于预防支架再狭窄,有效控制原发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支架植入是重建正常血流的有效手段,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

文 | 北医三院介入血管外科 冯琦琛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