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命·责任·感恩 | 总结会上不谈困难,援藏专家说了这些.....

(2016-11-08 16:55:25)
标签:

杂谈

使命●责任●感恩   有感于北医三院组团式援藏总结表彰会(节选)

作者:《北医报》主编  傅冬红

10月20日下午,北医三院报告厅,三院首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这里举行。经过在海拔3700米的拉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三院人怎么看待社会责任?队员们怎么看待自己的援藏工作?置身其中,是一次学习,也收获一份感动。

六位队员的发言很简短,让带着“过高”希望的我不免有些“失望”,我希望能听到,他们在雪域高原工作一年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做出了哪些成绩?而队员们都没有展开,甚至没有提及,即使是遇到了困难他们谈的也是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即使是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他们也把这当成因为是首批组团援藏的“幸运”,说这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nZIHNDFVOYTgJib7NBnmrIo5GXFdGB3xVPHMt7spOIltuSZias09K7v6S4SvfB8iazhA3v57IWlKNr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总结会上不谈困难,援藏专家说了这些....." />

援藏队长、普通外科主任医师袁炯在援藏期间夫人腰间盘突出,其痛无比,生活不能自理,普外的同事知道了这个情况,立即联系外科和骨科的同事们给予了许多帮助。表彰会上,袁炯大夫没谈自己,没有谈他和李渊作为优秀援藏干部的事迹,却道出了一大串要感谢的人名,感谢医院的同事们,感谢司机师傅,感谢科室领导、感谢院领导等。同时,也要感谢队友,感谢西藏自治区医院同事和藏族同胞给予的信任。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nZIHNDFVOYTgJib7NBnmrIo1C9OiaZc86nv8iaxdzpBwDE1urg9UkzZiaseMPsT5NYqMuFgMiaedm1nV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总结会上不谈困难,援藏专家说了这些....." />

 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渊说,西藏因其独特的地域被称为“天路”,而国家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政策才是实实在在造福西藏同胞的“天路”。西藏的医疗条件有限,李渊大夫没有对自己开展8项新技术救治患者而逐一介绍,他讲了另外一件事,第八批援藏队员(安徽省组团式援藏第二批)41岁的口腔科医生赵炬,因脑出血倒在了岗位上,李渊大夫参加了他的抢救。他说,赵炬医生比我小两岁,也是上有老小有小,到山南的第五天,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并且捐出了他的器官为更多的受助者。李渊大夫说,我们不过就是普通的医生,做了我们该做的事。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nZIHNDFVOYTgJib7NBnmrIor2Yx7IqJia0iakZGxxBdHg5s0Kcq357FFaP0oZrnjxEgK850qGkhCzK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总结会上不谈困难,援藏专家说了这些....." />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华介绍,西藏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6%,而在冬季这个数值会降低3%,这3%,在冬季里差异非常大,队员们中午回到宿舍还是要吸一会儿氧下午才能坚持工作。对李华大夫而言,援藏一年始终与失眠相伴,给病人做手术,一般都需要吸氧。

李华大夫在报告中最先列举的是藏区的医疗数据,我解读李华大夫举这几个数字的目的,是说明国家医疗援藏政策有多么重要,医疗人才援藏多么重要,为西藏“造血”有多么重要。除了医疗工作,李华大夫主动地承担健康科普教育,制作妇女健康宣传手册,译成藏文版,举行赠书活动。

李华大夫心存着一份感激,妇产科专家韩劲松、郭红燕克服天气因素,到达拉萨人民医院后,韩大夫一边吸氧一边做学术报告,身体较好的郭大夫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乔杰院长、金昌晓书记多次专程来到拉萨,不仅看望队员,还接我们回家,让我们很温暖,很感动。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nZIHNDFVOYTgJib7NBnmrIoalrIDCNpCR5qsGeg5fkibJHPFRUe2HdRRfdqbWl2FSBSAJTfAKKNV2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总结会上不谈困难,援藏专家说了这些....." />

骨科副主任医师刁垠泽的报告全靠嘴说,因为没顾上做PPT。他用了几个关键词谈了个人对援藏工作的体会:

第一是由衷自豪。刁垠泽大夫说,一年来,我们的团队使上千名患者得到了医治,十几位患者避免了瘫痪和残疾,挽救了几十位患者的生命,义诊了几千名患者。饮水思源,我们的知识、过硬的技术是在三院学习、工作不断地积累的。有这样一个平台,作为三院人,感到自豪。

第二是合力。刁垠泽大夫说,一年援藏,我们队员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此外,我们还与兄弟医院,包括北大医院、人民医院,还有协和医院,联合会诊,救治,发挥大集体的力量。而作为后方我们队员所在的医院和科室,给我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如三院的骨科刘忠军主任、田耘教授,刘延庆教授来西藏参加学术会议,并且为阿里的一个边防战士共同会诊,实施手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医院领导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我们的义诊提供药品,对我们援藏工作的宣传报道等等,都是一种合力。

第三是感谢。援藏期间,刁垠泽大夫的母亲因冠心病住院,科室、医院的领导给予了关心和照顾,工会领导看望慰问家属。刁垠泽大夫深表谢意。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可毅大夫说自己非常庆幸没有错过这个援藏机会。王可毅大夫成为了当地医院胸心外科的“负责人”,带着四个年轻医生,除了门、急诊工作,还带他们开展手术。用他的话说,援藏一年几乎担任的就是二线工作。王可毅大夫感谢心外科的万峰主任和张喆副主任,他们带领团队来拉萨,没有休息,立刻工作,帮助完成了几例先心病手术,为他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感谢医院、科室、工会的帮助、支持和关心。感谢队员的互助互爱。

使命·责任·感恩 <wbr>| <wbr>总结会上不谈困难,援藏专家说了这些.....

​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副主任医师王墨培说,援藏是一段崭新的生活,又重新住起了集体宿舍。进入工作之后就发现,这是一个使命和挑战。王墨培大夫在第一次查房时发现,五十个病人,既有外科病人,也有内科病人,既有儿童,也有老年人。由于当地的基础医疗确实和内地差距非常大,所有病人的病情极其复杂和严重。

王墨培介绍,西藏地区不要说专家短缺,就是基本医生都非常短缺,一个科能凑成四个手术医生都非常不容易。因此他们在西藏自治区举办了首届肿瘤规范化培训治疗的培训班。王墨培等专家在西藏电视台做了一个连续的节目,进行肿瘤的早期防治教育。去年的七月,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的马力文主任和梁莉书记带着团队来到拉萨,为当地的肿瘤科做了非常细致的帮扶计划。

到山南的一个村子的义诊,王墨培感到非常震撼,没有想到下了车之后,村子里的藏族同胞列队拿着哈达来欢迎,藏族同胞对于医疗,对于医生的渴求和尊重也是让她很受感动。援藏队员彼此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谊?六位队员共同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一日西藏缘,一生西藏情;一年援藏,一世藏缘。

《高原之歌》是李华大夫写的诗,映现出6位队员一年的援藏工作的心路历程:

这里是世界屋脊

传说中离天很近的地方

蓝天、白云、神山、圣湖

草原、牛群、皮肤黝黑的人们

在这里和谐共处

令人神往……

我们一行6人

响应祖国“组团式援藏”的号召

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带着院领导们的嘱托

从首都来到这片神秘的土地

头痛、头晕、心慌、无眠

成为了我们刚来时的关键词

当看到朴实的藏民和求助的眼神

查房、手术、讲课、病例讨论

迅速将前面的高原反应格式化

成为了谈论的主题

我们是穿着白衣的“仁波切”(活佛)

以另一种形式在这里“传经、布道”

渐渐地也与这里的一切融合……

希望这片神奇广袤的土地上

不仅留有我们足迹

还有三院人的精神在这里传承……

使命,责任,感恩。这是听完报告后闪现在我大脑里的三个关键词,也可以凝成队员们常说的一句话:雪域高原缺的是氧,不缺的是精神。

天空,我已飞过,不在意是否留下痕迹。朴实无华的援藏队员,朴实无华的北医三院人,这是一种品质,优秀的品质。

三院组团式援藏总结表彰会给我一次净化心灵的机会,尽管走出报告厅,有零星小雨飘落,但我的心里飘洒阳光。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nZIHNDFVOYTgJib7NBnmrIov270IWSE0sHWS9QYXUwCwymSgPRvk9Q9KdGWfzICO5Ls0X1nQY1NR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总结会上不谈困难,援藏专家说了这些....." />

文 |《北医报》主编  傅冬红

编辑 | 孙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