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用眼药水的五大误区,现在知道还来得及

(2016-09-21 16:44:53)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DaWfrW5KHiakn6uS6KElTwgwtgsFoE3ToVibLEoqicHbSw1w6klbzjzpntkv5Fg0rDFQ5ZSCbXfjBMkXn8r0vMF5Q/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使用眼药水的五大误区,现在知道还来得及

误区一:眼睛不适靠眼药,不管原因来一滴?

上班盯电脑,下班刷手机的你,在长时间盯着屏幕后,出现眼睛疲劳、发痒、干涩等不适症状。也不关心这些眼部不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拿起自己网购的眼药水,随手仰头点一滴。内心还在窃喜,「还好备了瓶眼药水」。然而,这种做法不可取。

引起眼部不适的原因很多,如感染、过敏、疲劳等等。只有明确病因后选择适当的药物才能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缺乏针对性的治疗往往适得其反。

科学合理用眼,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才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

误区二:眼药长期频繁用,身边常备无忧患?

把眼药水当成眼睛的矿泉水,有事没事来一滴,一年四季都在用?

这么做不靠谱!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kn6uS6KElTwgwtgsFoE3Tobc9Ccy7hkqd3oxPAChPBBDOp8YhwLyN8S126fVlOA8Gyib7Y4QXbv6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任何一类眼药水都应按规定的频率和治疗时间使用,过度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可破坏眼部的正常菌群,相当于破坏了眼部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新的眼部疾病产生。如果长期使用激素类眼药水,可能会导致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生,还可能继发严重的眼部感染,包括角膜的真菌感染等。而原本在安全用量范围内无害的防腐剂,也可能因为眼药水用量过大、用药过于频繁,伤及角膜。

误区三:药水滴在黑眼球,直接作用效果好?

经常有患者把眼药水滴在黑眼球上,以为这样会取得更好的疗效,实则不然。这样的操作会使得药液刺激角膜后,眨眼次数增多,使药液外流而降低疗效。同时,药物直接接触角膜,也会给角膜带来更多的药物性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把下眼皮向下拉成袋状,将眼药水滴在结膜囊内,使眼药水与整个结膜囊的眼组织和角膜组织广泛接触,达到治疗效果。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aWfrW5KHiakn6uS6KElTwgwtgsFoE3To4BM1oDYcUtXSxeRkjoEYKq0vWYvtmBDOibSogU8JibsQabJsUTadEYv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误区四:眼病全靠眼药治,能用药就不手术?

时常有患者跑到医院来咨询,听说有眼药水能治疗白内障,北医三院有这种药吗?每当这时我们的医生和药师总是心里一沉,暗暗想到,难道又有神药广告开始不靠谱宣传了?当前国内外眼科界的共识是,就目前而言,尚没有药品可以治疗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因此如果误信广告或谣言,以为使用眼药水就能治好白内障,反而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让医生感到痛心疾首。

此外,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部疾病也都是没法单单依靠眼药水治疗的,需要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或其他治疗措施。

误区五:一瓶眼药开了封有效期内放心用?

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眼睛不舒服的时候,刚好发现半瓶眼药水,一看还在有效期内,就放心使用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完整的苹果能保存一两周都没问题,那已经切开的呢?同样的道理,眼用制剂如未开封,在规定条件下可保存至有效期,但是有效期≠使用期

一般而言,眼用制剂一旦开封则最多可使用4周。这是因为眼用制剂开封后,极易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被泪液及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因此眼用制剂使用时要注意瓶口勿接触眼睛。使用后应将瓶盖拧紧,以免污染药品。这些提醒说明书里都会有,用之前要仔细读一读。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DaWfrW5KHiakn6uS6KElTwgwtgsFoE3ToJr1ko1bUraAVlGjs5lyg4mvJTiagLXMt3tnLuiaZwCOy5Kkku5bichvo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文 | 北医三院药剂科  董淑杰 刘芳

编辑 | 孙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