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参赛感言:
作为医者,在临床工作中、在对医学生的授课时,我们要严谨,要学术,条理清晰,有理有据,但同时就难免会显得内容有些”干巴巴“、晦涩难懂了,因此,当转换角色为一名科普医务工作者,那无论是选题、内容设计,还是讲授方式都需要有所调整。我的感受是以下两点:
1.简单明了:换句话说就是重点突出。如果一次科普,能够让听众真真正正明白一个临床问题,或学会一种健康常识,那作为授课者就真的成功了。听众和授课者二者也需要相互理解,换位思考,以听众的知识层次出发,来设计课件内容的难易程度和讲授方法才是将科普真正讲好的真谛。
2.轻松有趣:就我个人而言,去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点,我当然也会倾向于内容简单明了,风格幽默有趣,令人读完既学到知识,又不失轻松的作品啊。以己度人,在我的作品创作过程中,我也希望我的讲授可以做到我喜欢的风格。几经修改,现场我就把自己变成了一颗心脏,变换角色去用图、用话,轻轻松松的把想告诉大众的知识点推出去,在听众会心一笑的同时收获到应该知晓的医学知识……
心血管内科 白瑾(北医三院第一届青年科普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一提到“心绞痛”,相信每一名现代人并不陌生,这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同使也是当今社会最高发的一种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肿瘤,是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重要杀手之一,随着近些年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了这种疾病,当出现胸前区疼痛时,有很多人就会自行诊断为“心绞痛”了,然而,不是所有胸痛都是心绞痛。
那典型心绞痛到底是什么症状呢?
今天,我们就听听心脏自己怎么说的吧:
心脏君:大家好,我就是忠诚与爱情的象征——心脏,你们人类总会把我比喻成一个永不停歇的泵,源源不断的把血液供应到全身各个脏器,要知道我本身同样需要充足的血氧供给,而为我供血的动脉,就是走形在心肌表面的冠状动脉,也可以简称为冠脉。
心脏君
:冠脉滋养着心肌,就好像河水灌溉着麦苗,当水量减少,麦苗自让会面临枯萎的风险,而那些干涸的土地是不是就仿佛在代表麦苗发出求救的信号啊!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我心脏身上会是怎么一番情景啊?
心脏君:你们人类有一段话我觉得很赞哦,他们说当出现心绞痛时,就是心脏暂时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所以我就会以疼痛的形式发出呼救
心脏君
:这个我这个信号到底会对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一个什么样的信号,你们会觉得在哪里痛,又会怎么缓解呢?很想知道吗?首先,就让我说说你听听什么人最容易出现心绞痛吧
——






听“心脏”讲了这么多切身之痛,现在大家了解心绞痛了吧,其实,心绞痛的发作,就是心脏已经发生心肌缺血了,它在向你发出求救的信号啊,所以,当发生类似症状时,请尽早到医院就诊,接受心内科医生的诊治,避免发生恶性的心脏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