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院人文】“二次拔管”的生死较量

(2015-11-13 08:38:17)
标签:

杂谈

【三院人文】“二次拔管”的生死较量 
小编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从家属的埋怨不理解到送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与三个深深的鞠躬,是坚守医生的本职与生命的担当,铸造起温馨和谐的医患情。

跟小编一起读《死亡如此多情Ⅱ》这本书,听临床医生口述临终事件。

口述者:么改琦
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
职称:主任医师,主任,党支部书记
整理者:许倩
【三院人文】“二次拔管”的生死较量 
“二次拔管”的生死较量
【三院人文】“二次拔管”的生死较量

大概4年前,我们科收了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他的基础疾病是腹部肿瘤,手术后直接从手术室转入ICU,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的插管,到ICU后呼吸机一直没有撤下来。病人年龄大,基础疾病严重,又动了那么大的手术,他的整体状态非常不好。住进来没有几天就发生了严重感染,他的白细胞降低到1000多,病危通知下了很多次,但是我们还是得使劲儿往回拽他,后来感染控制住了,病情一天天好转。我们抓住一个好的时机,把老先生的呼吸机撤了,拔出了气管插管。

给这样的病人撤呼吸机可真难。一方面,如果不考虑撤呼吸机,病人可能就把呼吸机带到死。因为呼吸机就这么维持着,注意预防相关感染,或者发生感染及时治疗,病人的病情常常还挺稳定的,可以维持着。另一方面,如果考虑撤,他的第二次插管几率非常大,因为病人基础疾病严重、高龄、无力排痰等因素,就还得插上。我们还是想给病人机会,所以找准一个“治疗窗”,撤呼吸机。

很不幸,大概过了不到两周,患者病情恶化,只能第二次插管、上呼吸机。这个事情刺激了家属,老先生的老伴几乎天天都要跑来和我吵架,什么难听说什么。“你们怎么不给他装个拉锁,想撤就撤、想插就插?”我是病房的党支部书记,很多医疗纠纷都需要我去调解,所以在这个事情过程中,我觉得不是我解释不到位,而是病人家属确实不好沟通。慢慢地,我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这位老太太,她承受了很大压力,她来对着我吵架是她释放压力的方式。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放弃过给这位老先生积极治疗的想法,不仅仅是对这位老先生,对所有的病人都是这样的。过了几个月,我再次抓住了撤呼吸机的“治疗窗”,这管拔还是不拔?这呼吸机撤还是不撤?我只能尽力去给病人家属讲,反反复复地讲。家属希望我拍着胸保证成功,我只能告诉他们这是一次“生”的机会。后来,家属还是签了字,拔管很顺利,病人恢复也很顺利,直至转出ICU病房,直至出院。

我还记得,有一天,我刚出病房门,老太太在那里等着我,手里捧着一面上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冲着我深深地鞠了3个躬……

【三院人文】“二次拔管”的生死较量
口述者感悟
其实,在给这位老先生治疗的那段时间,整天脑子里都是怎么治疗,不为别的,我就觉得我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去拔管、去救他,他的家属来吵、来闹,是她们不冷静,她们不懂,而我想做的就是把这个病人救活。当然,当第二次拔管成功之后,老先生病情稳定下来,我很有成就感,我觉得这种生死较量很值。
【三院人文】“二次拔管”的生死较量
整理者手记
么主任所谈到的家属那种状况,给我的感觉是,家属怕失败而不想承担第二次拔管的风险,但医务人员却始终没有放弃过给患者生的机会。生与死,需要较量,这个过程中要有智慧、要有勇气、要有爱心,也要有坚持,我们的医务人员做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