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银行郑州大学中路支行忽悠老年人 理财产品变国华人寿保险

(2013-05-08 15:41:51)
标签:

财经

 “当时给我推荐时,根本没说是保险,只说是每年定存1万的理财产品。我真的想不明白,明明去的是银行,咋会变成国华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呢?”

  日前,市民孙先生和家人来到报社,诉说了“理财变保险”的遭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咱们一起看看。

  理财产品成了保险

  3月15日,孙先生带着手头积攒的1万元,去中国银行郑州大学中路支行,看看有没合适的理财产品。

  该行一名左姓理财经理和王姓理财经理向他推荐一款理财产品,说该产品收益很高,假如每年存1万元,连存5年,10年之后连本带利有8万多块钱。

  由于之前孙先生曾在女儿的协助下买过中国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还不错。所以,看到这个产品收益好,就同意购买。

  谁知回家后,女儿一看单子才发现这是国华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国华华润年年两全保险”。

  随后在女儿陪同下,孙先生立即赶到银行。果不其然,左经理表示这是保险产品。

  记者调查

  5年之内不能退

  应孙先生和他女儿要求,4月19日,记者和他们一起来到中国银行郑州大学中路支行。王经理表示,这款保险每年交1万元,连交5年,保险期限是10年。每年有528元的固定收益,连续给10年。而且每年还有金额不确定的分红。

  当初是否如实告知这是款保险,而非银行理财产品,成为当天双方争执的焦点。左经理和王经理坚持说,购买前已告诉孙先生这是银保产品,也告知该产品流动性差,5年内不能取。

  然而,孙先生却表示,当初只说每年存1万元,连存5年即可,根本没有说“保险”这个概念。他不明白,自己明明去的是银行,为什么买成了保险产品。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了近半小时也没达成共识。孙先生想退保,但王经理表示,现在退保是要承担损失的。

  5月6日,记者拨打国华人寿服务电话,工号“0051”客服人员表示,超过10天犹豫期退保,只能退回保单的现金价值。按照合同规定,孙先生投保了1万元的这款保单,在首年,也就是2014年3月15日,保单现金价值为6651.10元。

  然而,该客服人员又告知,由于保单每天的现金价值不一样,如果现在退保可能连6651.10元都拿不到。

  马上点评

  老年人最容易“上当受骗”

  近期,本报收到了大量类似的投诉。从这些案例中可以发现,老年人本意都是去办理银行开办储蓄业务,却被业务员以“高收益”误导,稀里糊涂地买了保险产品,一旦后悔要求退保,就要承担一定数额的经济损失。

  日前,记者对本市一些银行进行了走访,发现保险公司“傍”银行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厅里摆放着保险公司的宣传单,如果遇到有老年人进行较大数额的储蓄时,就会有工作人员向老人推销这些保险产品。而多数老年人都以为是存款,让填什么就填什么,根本没弄清所买保险是怎么回事。银行如此卖力为保险公司推销,恐怕其中有利益在里面。

  在此,本报提醒老年市民,在银行投保时,先看清保单条款,特别是退保规定,老年人最好由子女陪同购买。其次,不要一听说比银行存款收益大就下单,这是十分不理智的。此外,签名时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不要误把保单看成存单。

  延伸阅读

  犹豫期有望扩大至20天

  日前,中国保监会向各保险公司下发《关于规范银邮保险代理渠道销售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对保险销售对象和产品作出了系列严格要求。其中,《意见稿》特意将投保犹豫期扩大至不得短于20天。这就意味着,20天以内,消费者购买保险不满意,有权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此外,《意见稿》还强化了投保双方的信息对称问题。比如说,在保单封面上,必须印有风险提示语的同时,保险公司应该给客户提供完整的合同材料,包括投保提示书、投保单、保险单、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现金价值表、保险费发票等。

更多金融理财新闻,请点击大河网金融频道jr.dahe.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