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题阅读”教学的备课流程
(2011-09-01 19:14:50)
标签:
课型两翼背诵《游子吟》《三字经》刘宪华教育 |
分类: 主题阅读 |
“主题阅读”教学备课时间,两周一至少一次年级集体备课,每次备课时间不少于90分钟。
一、
很多老师,参加了很多次研讨会,也读了《主题阅读·三人行》,可还是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应用“两翼”的教材,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这里存在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对两翼教材不熟悉。如果一个老师,对所要教学的文本还不熟悉,怎么能应用呢?
1、
2、
二、
文本读熟了就等于了解了瓜,再要读熟“一主两翼”教材的单元导读,就明确了藤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了藤,也就是单元主题;了解了瓜,也就是知道每篇文章的内容,课堂上就好进行“以藤串瓜,整体施教”了。
1、
2、
三、
主题阅读目前提出了七种常用的课型,不过集体备课时,一次只研究一种课型,比较合理。如果一次将所有课型都研究了,还是蜻蜓点水,上课时仍然混乱。第一次,最好先研究“以文带文”课型,备课时,我们可以都找同一篇“一主”的文章,然后可以找不同的(相同的也可以)“两翼”的文章,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感觉“以文带文”课型,大家在课堂上有所把握了,再研究下一个课型。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四、
备好课了,还要看实际上课时的效果。同年段老师,如果能上两节“同课异构”的课,给大家讨论一下,那问题自然就有了。有了问题,教研的方向就明晰了,下次围绕问题,展开研究。这个环节,也许按三个步骤进行比较好:观课、评课、论课。观课是观有准备的老师的课;评课,是听有准备的老师来评课;论课,是大家都来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容易分享到不同老师的不同经验。
五、
今天我去了东莞长塘小学,第一:随机抽测了13个入学第一天的小朋友,来认读一年级生字表的前100个生字,平均认字达80%。第二,我到入学第一天的杨老师的班级里,问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结果有好几个孩子都能,而且还能背出七言的、相对较难的古诗。在我和杨老师的鼓励下,一个孩子背诵《游子吟》,竟有近20个孩子不约而同的一起背诵,后来,我起头《三字经》,全班有一半的学生也能随下来……
出了教室我在想,也许我们用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让全班的孩子,都把这一学期要学会认的生字认下来,也许好的孩子,能认更多,在我的随机抽测中,我发现,这不是难事。
其实每个年级都一样,我们把这学期要让学生掌握的内容,给孩子们测一下,我们会发现,我们有太多的教学时间,都是浪费学生的生命。
如果我们能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我们就能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好孩子飞得更高,让差的孩子也学得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