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主题阅读”教学的备课流程

(2011-09-01 19:14:50)
标签:

课型

两翼

背诵

《游子吟》

《三字经》

刘宪华

教育

分类: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教学备课时间,两周一至少一次年级集体备课,每次备课时间不少于90分钟。

一、    读熟文本,是备课的第一要务。

很多老师,参加了很多次研讨会,也读了《主题阅读·三人行》,可还是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应用“两翼”的教材,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这里存在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对两翼教材不熟悉。如果一个老师,对所要教学的文本还不熟悉,怎么能应用呢?

1、        一个年段的老师,在一起备课,前40分钟,就是要读文本。读“一主”的内容,读“两翼”的内容。读的时候,最好采用“不求知识同一,鼓励自主创新”的方法,每个老师读不同的文章。

2、        经典的内容,我们老师也要背诵。这一点要求可能高了一点,不过希望有这方面愿望的老师尝试一下。在集体备课之前,每个老师准备一首本单元的小诗或韵文之类的内容,备课时,背诵一下,展示一下。这就是每次全国性的研讨会,为什么都搞教师主题诗会的原因。一次集体备课背诵一首,一学期背诵10首左右,这应该不难。可是一年就背诵20首,六年下来,你就背诵120首了。如果一个语文老师,不能张口就说出点文采来,不要说“两翼”教材没办法应用,那什么样的拓展阅读,都很难开展了,只能“死教教材了。”

二、    找到“藤和瓜”,是备课的关键。

文本读熟了就等于了解了瓜,再要读熟“一主两翼”教材的单元导读,就明确了藤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了藤,也就是单元主题;了解了瓜,也就是知道每篇文章的内容,课堂上就好进行“以藤串瓜,整体施教”了。

1、        确立好教学目标。现在一个单元要教22篇文章,如果心中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那么课堂上,我们老师仍然是茫然的。所以心中首先要有“一主”目标,一主的目标,是考试目标,是硬性任务;第二要有“两翼”目标,两翼目标,是素质目标,是弹性要求。操作久了,“两翼”目标会辅助“一主目标”的实现,“一主”目标会支持“两翼”目标的实现,相辅相成。

2、        找到文章之间的联系点。“以文带文”课型,是主题阅读教学最常用的课型,所以备课时,要找到在一个单元主题引领下,哪两(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可以使课堂教学最有效,这就要找到文章之间的联系点。通常我们用一个表格,把以文带文的文章之间的联系点标出来,以方便老师上课使用,10月份,《大单元教学法课例》出版,会让老师们更容易理解一些。

三、    课型研究,是上好课的保证。

主题阅读目前提出了七种常用的课型,不过集体备课时,一次只研究一种课型,比较合理。如果一次将所有课型都研究了,还是蜻蜓点水,上课时仍然混乱。第一次,最好先研究“以文带文”课型,备课时,我们可以都找同一篇“一主”的文章,然后可以找不同的(相同的也可以)“两翼”的文章,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感觉“以文带文”课型,大家在课堂上有所把握了,再研究下一个课型。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四、    上研究课,再讨论,这是提升我们教师教研基本功的重要环节。

备好课了,还要看实际上课时的效果。同年段老师,如果能上两节“同课异构”的课,给大家讨论一下,那问题自然就有了。有了问题,教研的方向就明晰了,下次围绕问题,展开研究。这个环节,也许按三个步骤进行比较好:观课、评课、论课。观课是观有准备的老师的课;评课,是听有准备的老师来评课;论课,是大家都来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容易分享到不同老师的不同经验。

五、    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展开教学,这非常重要。(备课,更要备学生)

今天我去了东莞长塘小学,第一:随机抽测了13个入学第一天的小朋友,来认读一年级生字表的前100个生字,平均认字达80%。第二,我到入学第一天的杨老师的班级里,问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结果有好几个孩子都能,而且还能背出七言的、相对较难的古诗。在我和杨老师的鼓励下,一个孩子背诵《游子吟》,竟有近20个孩子不约而同的一起背诵,后来,我起头《三字经》,全班有一半的学生也能随下来……

出了教室我在想,也许我们用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让全班的孩子,都把这一学期要学会认的生字认下来,也许好的孩子,能认更多,在我的随机抽测中,我发现,这不是难事。

其实每个年级都一样,我们把这学期要让学生掌握的内容,给孩子们测一下,我们会发现,我们有太多的教学时间,都是浪费学生的生命。

如果我们能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我们就能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好孩子飞得更高,让差的孩子也学得有乐趣。

 

 

                                主题阅读总课题组

                               二〇一一年九月一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