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洼大佛寺
(2019-05-23 16:46:56)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人文敖汉 |
清同治四年(1865年),王家家业正兴,为感念神灵佑护之恩。大兴土木修建了闻名遐迩的大佛寺。前后历时八年时间,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修完。立每年四月初八日为庙会。次年又在大佛寺前修建了戏楼。
据《大佛寺叙事碑》载:“……少长咸集庙宇有章 而席维演剧如不尽善何八年士午不事托钵造戏楼一座耀外观檐飞柱峙厦广堂宽采振遥空辉通院内即崛起……”。真实地记录了戏楼的原貌。
前后台之间安有隔扇,古香古色。前檐下正中悬长方扁额一块,鲜兰底色,描金揩书:“歌管楼台”。左右上下场门有小横额。上场门写“出将”,下场门写“入相”。后台两侧为砖墙,墙上依次嵌多块磨光石面。上面刻某戏班某年某月某日在此楼演出及演出剧种剧目及主角姓名,后墙正中有神龛,设唐明皇(玄宗)李隆基牌位,每逢演出设香案供俸。楼前为斜坡广场,可容数千人乃至万人看戏。 戏楼建成后,王家先后请来沈阳、锦州、唐山等地的大戏班在此演出,剧种多为“河北梆子”和“皮簧戏”(京剧),当地的“二人转”等民间团体也曾在此台演出,一年四时不断。成为当时方园百里内的民间戏曲活动中心。
河西大佛寺及戏楼1963年被拆毁,神道、石狮子、石鼓等遗迹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