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敖汉王爷
敖汉王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92
  • 关注人气: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洼大佛寺

(2019-05-23 16:46:56)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人文敖汉

下洼大佛寺

  下洼,是清末敖汉有名的大地主王家的发祥地。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兼王家开了烧锅当铺。形成了商业一条街。因此沟通四方,商贾云集,旧时有“一京二卫三下洼”之称。

清同治四年(1865年),王家家业正兴,为感念神灵佑护之恩。大兴土木修建了闻名遐迩的大佛寺。前后历时八年时间,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修完。立每年四月初八日为庙会。次年又在大佛寺前修建了戏楼。

据《大佛寺叙事碑》载:“……少长咸集庙宇有章 而席维演剧如不尽善何八年士午不事托钵造戏楼一座耀外观檐飞柱峙厦广堂宽采振遥空辉通院内即崛起……”。真实地记录了戏楼的原貌。

 

       戏楼座落在原大佛寺三星阁对面。座南朝北。建筑面积近二百平方米。分前台、后台和供艺人们休息喝茶的戏房三进格局。前后相连,浑然一体。戏楼高约六米。基座台高一点五米左右。楼顶为单檐飞角歇山式,檐角上悬有铜钟,称“惊雀灵”。后台与戏房之间两侧各有台阶,供艺人们上下通行。前台左右两侧各由合抱粗四根石柱支撑,柱头采用如意斗拱。整个建筑雕梁画栋。图彩描金。台口左右两根石柱上浮雕楷书对联一副:“藉史事以演忠奸可劝可惩奚啻千秋宝鉴。按诗章而谐律吕宜风宜雅真成一代元音。

前后台之间安有隔扇,古香古色。前檐下正中悬长方扁额一块,鲜兰底色,描金揩书:“歌管楼台”。左右上下场门有小横额。上场门写“出将”,下场门写“入相”。后台两侧为砖墙,墙上依次嵌多块磨光石面。上面刻某戏班某年某月某日在此楼演出及演出剧种剧目及主角姓名,后墙正中有神龛,设唐明皇(玄宗)李隆基牌位,每逢演出设香案供俸。楼前为斜坡广场,可容数千人乃至万人看戏。  戏楼建成后,王家先后请来沈阳、锦州、唐山等地的大戏班在此演出,剧种多为“河北梆子”和“皮簧戏”(京剧),当地的“二人转”等民间团体也曾在此台演出,一年四时不断。成为当时方园百里内的民间戏曲活动中心。

河西大佛寺及戏楼1963年被拆毁,神道、石狮子、石鼓等遗迹尚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