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2013-07-10 21:19:53)
标签:

教学设计

教育

人教版

小学数学

分类: 教学专区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滨海新区汉沽体育场小学 刘静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创情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几月份啊?

生:十月份。

师:金秋十月,是个丰收的季节。作为鱼米之乡,咱们的家乡在这个时候更是物产丰富,瓜果飘香。同学们你们看,李叔叔家的果园收获了1500千克苹果和4500千克梨。你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比来表示李叔叔家苹果与梨的质量关系吗?

生:苹果的质量:梨的质量=1:3

师:看这组比,我们可以怎样理解它,得出什么数学关系呢?

生:把苹果的质量看做1份,梨的质量看做3份。

苹果的质量是梨的质量的三分之一

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3

苹果的质量占总重量的四分之一

梨的质量占总重量的四分之三

。。。。。

师:好,根据刚才同学们所讲的,我们把找到的关系,整理一下:

把苹果的质量看做1份,梨的质量看做3份。

苹果的质量是梨的质量的三分之一

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3

苹果的质量占总重量的四分之一

梨的质量占总重量的四分之三

同学们,可不要小看一个简单的比,它包含着这么多的的数量关系。

师:咱们接着往下看,邻居王伯伯家栽种的苹果也获得了大丰收,他和李叔叔决定,把两家收获的苹果一起拉到集市上去卖,共收入16000元钱,请问他们应该怎样分配这16000元钱呢?你有什么想法。

生:1.谁多就多拿钱

2.平均分

师:一人一半,平均分行不行?

生:不一定行,如果一方多就要拿多些钱,一方少就要拿少些钱。

师:还有其它想法吗?

你看,如果王伯伯和李叔叔家的苹果质量的比为5:3。平均分合理吗?为什么?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

生:根据质量之比来分。

师:是的,生活中很多情况都不是的简单的平均分能解决的,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分配。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比的应用。(板书:比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归纳方法

师:我们再来把这个问题完成地看一遍。(齐读题目)

通过读题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师:我们要分配什么?

生:16000元。

师:这是我们要分配的总量。

师:按照什么进行分配?

生:按5:3进行分配。

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生:能。

师:听清要求,请大家尝试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你可以画图来帮助理解。尤其注意,解答完以后,把你的想法与你的同桌进行交流。请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题纲。完成第一部分,开始。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师:完成了吗?请坐好。咱们一起来听听这两位同学讲一讲,他们是怎么想的。

汇报:

1:先求15+3=816000÷8=2000(元)王伯伯家 2000×3=6000(元)

李叔叔家 2000×5=10000(元)答:王伯伯家收获6000元,李叔叔家收获10000元。

师:(让另一位同学站到这边一起听)5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8代表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好在哪?很容易理解。

    我们再来听听这位同学的想法。

216000×5/8=10000(元)16000×3/8=6000(元)

师:好,谁能再给大家解释解释,这里的5/83/8该怎么理解?

师:好,我们通过画图,再来理解一下。咱们用整个长方形来表示总共的16000元,将它按5:3进行分配,就是把它一共分成8份,王伯伯应分得其中的5份,李叔叔得到其中的三份。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王伯伯应得到的占总数的5/8,李叔叔得到的占总数的3/8。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师:那么我们看,刚才这两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需要我们先找到两个关键的条件,一个是分配的总量,一个是与之相对应的分配的比。找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解决了。

师:我们看得到的结果是10000元和6000元。结果正确吗?如何检验呢?

师:可以把求得的王伯伯和李叔叔家收获的钱数想加,看是不是等于总钱数。只要相加结果正确就行了吗?二是把王伯伯和李叔叔家收获的钱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边说边板书)

师:考虑两方面,既要考虑它俩的和是不是16000元,还要考虑它们的比是不是5:3。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正确吗?正确,我们看那他们得到的钱数之比正好与他们的苹果质量之比相同,这样分合理不合理啊?

生:合理。

师:那么我们就可以写上答话。

师:现在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位同学的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板书:方法)

生:第一种方法是先求出每一份是多少,再求这样的几份是多少;

师: 这种方法是把比看成份数,先求出总份数。然后求出这样的1份的量,再求出这样的几份的量。

生:第二种方法是把各部分数的比转化为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师:这种方法是把比转化为分率,部分量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求总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板书:总结方法)

师:好,咱们看看下面这个问题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

三、继续探究,建立模型。

师:丰收之后,农民生活富裕了,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修路。谁来读一读题。(单人读)需要按照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2:3:5,搅拌20吨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

师: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2:3:5怎么理解?

生:水泥占2份,沙子占3份,石子占5份。

师:请你在答题纸上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1:2+3+5=10 20÷10=2(吨)2×2=4(吨)2×3=6(吨)2×5=10(吨)

2:20×2/10=4(吨) 20×3/10=6(吨)20×5/10=10(吨)

师:利用刚才提到的方法检验一下,结果是否正确?

生:正确。

师:那么我们看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是不是和我们刚才总结的解题方法一样吗?

    那么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你们会解决了吗?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城堡,来挑战那里的数学问题,有没有信心?

生:有!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第一题,请自己读题并独立完成。完成了吗?谁来说说你的答案,其他同学认真听。

生:(汇报)

师:和你的一样吗?

师:谁能说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是怎么得到的?

生:(汇报)

师:好下一题。思考一下。

师:你选择什么?理由是?为什么不选A。(与总量相对应的总份数应该是11份)为什么不选C。(奶的质量)

师:好的,继续下一题。你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有结论了吗?选什么?为什么?

师:是的这里有一个隐藏的条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还有其它想法吗?或者你对这种方法有什么意见吗?

    我们想一想用不用像刚才那样把三个角的度数都求出来?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只要看它最大的角是什么角就可以了。

师:我们继续。将这道题完成在答题纸上。

生:(汇报)检验一下是否正确。

师:再看下一题。(齐读题目)好,尝试在练习纸上完成。

【预设一】

生:200÷2=100(米)100×3/5=60(米)这是长,100×2/5=40(米)这是宽。60×40=2400(平方米)

师:谁和她的结果相同?为什么要用200÷2呢?

生:因为长方形的周长包括两条长两条宽,除以2之后得到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按照比求出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你思考问题真周密,真棒!

大家给他鼓励鼓励!

    有没有和他一样成功闯过这一关的?

师:掌声同样送给你们。(只有一名同学,那你更了不起了,再次把掌声送给他)

师:还有其他方法?

【预设二】

生:200×3/5=120(米) 200×2/5=80(米)120×80=9600(平方米)

师:同意吗?我们来检验一下 我们求得的长是120米,宽是80米,那么周长应该是(120+80)×2=400(米)和题目中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问题出在哪呢?思考一下。

生:周长里面包含两条长两条宽,所以120是两条长,80是两条宽的长度,需要分别除以2才行。

师:你真会思考发现问题。同学们想一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我们按3:2分配的总量应该是一条长和一条宽,所以我们应该先找到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应该怎么改呢?

生:200÷2=100(米)100×3/5=60(米)这是长,100×2/5=40(米)这是宽。60×40=2400(平方米)

师:这回你们的意见呢?检验一下,长是60米,宽是40米周长是(60+40)×2=200(米)正好与周长相等。通过集体的智慧,我们一起解决的这道题,给自己鼓励鼓励。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的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生:平均分是按照11的比进行分配,也是平均分。

师:你的数学感觉真好。平均分的确是按比分配的一个特例,它是按几比几分配的?

生:1:1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按比分配的应用问题。总结一下,解决这类题要注意什么,可以采用怎样的方法。

生:找对总量和分配的比,解题时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看做份数关系,先求出每一份;也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转化为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前一种方法用整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一种方法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答题后,还要进行检验。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都需按比例分配,同学们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最后留给大家一道课后去完成的题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