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太阳》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2013-04-21 15:49:2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第八课理想
《种太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说教材
二、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生运其才志,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增,乃为善教也。”音乐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和感悟歌曲种太阳的情景。
教学难点:附点和十六分休止符 、切分音,对歌曲的理解,以及吐字咬字,它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突破口,我将紧紧围绕全曲的灵魂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语言文字的感染力,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教学方法:为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创设情境法、模仿教学法、对比法、听唱法。根据学生在儿童阶段自然嗓音很纯、很亮、体形灵巧这一特点。我还采取用了律动、游戏互动法等教学手段。
三,教学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小游戏的方法,感受段落之间的不同,体验歌曲带来的情绪。
能用欢快、跳跃、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
说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下面是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利用比较法克服难点
3.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共三个环节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在声像一体的课堂氛围中导入了新课。通过对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喜悦,对音乐产生兴趣,因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课堂。首先通过多媒体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去听赏歌曲,把自己听过的歌曲试着跟多媒体音乐唱出来让同学们有一个产生学习兴趣的开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主题音乐所反映的画面与听唱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的记忆。)根据四年级学生爱表演,爱表现的特点,让同学展示自己的同时开始学唱歌曲。让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完整欣赏歌曲,感受多媒体音乐带来的欢快热烈的歌曲情绪,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形神兼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们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当孩子们听多媒体音乐对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线条以后,就可以进行多媒体分段学习。分段学习歌曲,学习歌曲的节奏,在比较节奏相同和不同之处之后,能更好把握歌曲节奏,以更好的学习歌曲。
第二环节:利用教学法克服重点和难点。
本环节也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喜爱音乐,思维活跃,结合学生的自然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我采取了多媒体听唱(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律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来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多媒体节奏难点的解决方法(节奏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切分音先用多媒体出示节奏型让学生对节奏有一定的认识再用小组演示的方式,两个人表示八分音符,一个人表示四分音符通过这种直接的演示方式让学生体会切分音节奏型的特点。十六分音符则用双手拍手,拍腿等律动,比较慢和快的区别突出十六分音的特点。如:音准难点的解决方法:可以引导并带领学生做多媒体听一听(达到感知听音乐音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一学、唱一唱、做一做游戏。还可以通过师生接龙演唱游戏解决难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的过程中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对表现进步的同学应及时的给予奖励,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力都得到发展。通过多媒体节奏训练让同学们感受节奏带给我们段落,乐句所体现不同的情感。(多媒体的巧妙使用,使复杂的单二部曲式结构问题变得简单化。)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多媒体伴奏(伴奏是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更加有情境、有感情,同时对音乐的乐感和审美意识逐渐加深)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种太阳的情景。
第三环节: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小学生最易于接受和参与的表现形式。(多媒体能更好的把歌曲所要表现的情境展示出来)
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适时的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并通过观察比较采取了唱一唱(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表现力达到素质教育的宗旨)、敲一敲(节奏的重复感知让学生在旋律与节奏的相融合下展现自己)、演一演等教学法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同时给学生及时的鼓励。这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课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教学的整合,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了接受音乐信息的通道,给予学生更大的音乐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视听联觉,有助于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提高。各种音乐教学软件、音乐制作软件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增强了音乐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用音乐奠定了基础。 )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什么不足, 敬请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八课理想
种太阳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叫于湘跃来自呼兰区建国小学校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八册第八课《种太阳》。下面把我对《种太阳》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做一汇报。
说教材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喜爱音乐,思维活跃,课堂上我采用鼓励的方法,这种评价机制促使他们情绪高涨,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教学重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生运其才志,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增,乃为善教也。”音乐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和感悟歌曲种太阳的情景。
教学难点:附点和十六分休止符 、切分音,对歌曲的理解,以及吐字咬字,他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突破口,我将紧紧围绕全曲的灵魂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语言文字
的感染力,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体验与态度
(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知识与能力
能够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歌曲。
说教具准备
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问同学们的愿望,把自己美好的愿望都说出来让同学们有一个产生学习兴趣的开始。然后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爱表演,爱表现的特点,说有一个小朋友也有一个愿望。让同学们在视频中寻找答案,让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欢快热烈的歌曲情绪,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形神兼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们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当孩子们听音乐对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线条以后,就可以分组进行自学。
然后,让同学习歌曲的节奏,让同学们能更好把握歌曲节奏,以更好的学习歌曲。然后分段学习歌曲,从许下心愿到这个心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然后就是种太阳,以更好的体现本歌曲的含义,然后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歌曲,充分的感受种太阳的情景。情感延伸,教师问世界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人和事,我们的国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和山区仍然有一些人,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然后说说看了这个视频有什么感受。
整节课我围绕课题“种太阳”来设计活动内容,安排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突出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性。教学过程的设计,采用鼓励法,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到了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合作,变现音乐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之中也发现了不足之处,如:启发性语言还是少,开发学生自我的问题较少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更新自我,弥补不足,真正上好学生喜欢的音乐课。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什么不足, 敬请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八课理想
《种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广大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歌曲。歌曲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词,表达了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把孩子天真的神情和充满幻想的欢乐情绪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附点八分音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运用配以“啦啦啦”,使曲调更加欢快活泼,表现了种太阳时的愉快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是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唱好歌曲《种太阳》。
(2)附点和十六分休止符 、切分音,创编歌曲伴奏型。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多种音乐创编活动,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3)能以比较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夜晚的天空会有什么呢?如果是晴朗的白天呢?对,会有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有个小男孩鹏鹏对着太阳许下了一个愿望,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
2、初听歌曲。
(播放歌曲《种太阳》)
3、师:他许下了什么愿望?你觉得他的愿望美好吗?它适合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4、同学们,植树节刚过,是不是每个人都中下一棵小树呢?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种下一棵小树,许下自己美好的愿望。(那今年没有种树的同学,明年一定要重上二棵小树。祝愿同学们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新课教学:
(一)1、节奏训练。切分音,附点的训练。
(二)学习第一乐段
1、请同学们听老师唱歌曲的第一部分,你们能找出和歌曲的第一乐句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吗?刚才我们在训练节奏时同学们已经找出来了。
2、师: 大家听得非常认真。我们试着唱一唱这些乐句,好吗?(学生视唱相同乐句)
3、学生小声跟琴唱谱,填词。
3、 学生唱上面的乐句,与老师接龙唱。
4、学生和师齐唱第一乐段。
(三)学习第二乐段
过渡:鹏鹏为什么要种许多的太阳?他要送到哪里呢?鹏鹏为什么把种下的太阳送到南极,北冰洋,还要挂在冬天和晚上?(听音乐范唱并小声的哼唱。)
2、学生小声跟琴唱谱。
3、学生找出难点,跟琴解决。抽查解决效果。
4、跟琴再唱一遍,注意纠正和老师唱的不一样的地方。
为了让同学们切身感受、体验南极、北冰洋的寒冷,我带来了几幅图片给大家。这里常年积雪,冰寒地洞,温度都在零下30度—40度。
(四)学习第三乐段(过渡句)
1、原来太阳的作用这么重要。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种太阳吧!
2、师范唱。
3、学生跟琴唱。
4、学生分析演唱情绪是否到位。跟琴再演唱一遍。(欢快、活泼)
(五)完整演唱歌曲
(六)创编(加入打击乐器
在乐句和乐句之间加入拍手,增添歌曲的欢快、跳跃感.
(一组加打击乐器,一组加拍手,一组表演唱)放伴奏。
(七)情感延伸
1、师:同学们,鹏鹏这个种太阳的愿望是否很美丽?为什么?
(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2、世界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人和事,师:我们的国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和山区仍然有一些人,他们的生活仍然很艰难。还有在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很多孩子的家变成了乱石堆,学校成了残垣断壁。(孩子孤独的座在废墟中)
3、看了这些图片,大家会萌发出什么愿望或想法呢?
谁愿意谈谈自己的愿望,谁愿意把自己的愿望或想法和大家分享?
三 、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小小的太阳,有一天,你们会成长为大大的太阳,用你们的光和热去温暖、照亮别人。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唱起我们的愿望吧!(老师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同学们听着音乐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