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交通工具大比拼》说课稿
(2013-04-10 20:17:34)| 分类: 学习记录 |
一、设计意图
1.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交通工具幼儿比较常见而又较为熟悉、喜欢的,而且交通工具蕴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如:各种各样的汽车、速度之王等等,今天我选择的是大班科学活动《交通工具大比拼》,主要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来引导幼儿了解交通工具。
2.教育价值:《纲要》中指出:“教学内容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并且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又有助于幼儿拓展视野”。各类交通工具是幼儿最为喜欢的,我以交通工具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结合交通工具的特点并利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来进行分类。
3.年龄判断:交通工具是幼儿从小班就感兴趣的事物,到了大班,幼儿对交通工具有了更多的感性经验,喜欢与同伴交流交通工具。幼儿的这种积极的探究欲望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基础,因此我将该活动放在大班进行。
二、教育目标
根据所选内容,也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之下,我从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五大方面制定了一下三维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工具,了解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目标:在认识交通工具的前提下幼儿在深入了解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这都是为分类做铺垫。从中我利用图片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观察,了解交通工具。)
2.启发幼儿学会给交通工具分类,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难点:启发幼儿分类是幼儿学会分类的前提,学会分类的目标不是要让幼儿学会分类这种形式,而是让幼儿利用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来探索交通工具,从而达到一个结合特征进行分类的效果。利用操作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
3.通过观察、讨论、操作,激发幼儿探索各种交通工具的兴趣。
(激发幼儿探索交通工具的兴趣为幼儿学会分类做铺垫,同时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方法可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三、教学准备
我遵循实效性、简约性、重复利用的理念,准备了一下材料:
1.各种交通工具图片。
2.操作图片人手一套。
3.交通工具(飞机、汽车等道具)
4.布置活动场地:马路、大河等、兔妈妈及小兔头饰
四、教学过程
每个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的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本次活动的分为四部分来完成。
(一)开心聚会。
1.师:兔宝宝,今天老师收到邀请卡,请我们去很远的地方参加森林聚会,你们想去吗?我们该怎么去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说出自己的办法:坐汽车、火车、轮船等等。
3.幼儿自由选择道具,跟随兔妈妈出发。
(这里教师以兔妈妈的口吻来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及兴趣。其中一系列的提问可以引导幼儿回顾已有的经验,同时也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交通工具可真多。
1.教师带领幼儿到达森林后,提问:请兔宝宝们告诉我你是怎么来的,你请谁帮忙了?你觉得你的饿交通工具方便吗?好在哪里?
(这里一系列的提问时帮助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并了解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中运用了师幼讨论、同伴讨论的互动方式来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
2.教师小结:汽车、轮船、火车、飞机都是用来运人和东西的,大家给他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交通工具,他们行驶的速度很快,给我们的外出带来了很多方便。
(教师的小结为接下来的交通工具大比拼环节做准备,让幼儿结合交通工具的各种特点进行分类。)
(三)交通工具大比拼。
1.教师出示水上、陆地、空中的交通工具,请幼儿按照交通工具的名称、行驶地方、用途进行分类。
(教师以交通工具说话的口吻向幼儿请求帮助,大班幼儿乐趣助人,遇到这种情况后肯定会抢着帮忙,这样就让每一个幼儿集中注意力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也会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幼儿。)
2.教师分类,集体巩固知识。
(教师在幼儿操作之后进行验证,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分类不仅对能力较好的幼儿进行验证,也是对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经验的提炼。)
(四)活动延伸:小小设计师。
在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之后,鼓励幼儿运用已学知识经验和爸爸妈妈共同来进行设计交通工具,这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服,让我们更加安全。
(活动延伸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与家长共同设计,既可以借助家长的知识经验,从中也可以促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
五、结束部分
1.效果预测:通过这样的设计,我相信基本能完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幼儿一定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2.亮点介绍:活动中我充分以幼儿为主体,而且从开心聚会——交通工具可真多——交通工具大比拼——活动延伸:小小设计师四大环节来开展活动,其环节清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