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流。电动车时代

标签:
电动车沿革外观设计前景 |
分类: 书香文艺 |

电动车(electric vehicle),顾名思义就是依靠电池发动的车。
电动车的制造始于1880年代,远早于人们的想象。在1881年巴黎国际电气展览会上,就有电动车的展示,1887年英美就有大约3000辆的电动车载客营运。一度被业界认为是排放量少、操作简单、行驶安稳的优先交通工具选项。
后来由于内燃机引擎的进化,厂商开始采用大规模生产模式制造较低价的汽油柴油引擎发动汽车。电动车不敌竞争,败下阵来。过去的一百多年,燃油汽车成为主流的交通工具。
近年来,环保议题广受重视。各国政府不但祭出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低排放的电动车,并设定时程废止汽油柴油发动的汽车。各大汽车制造厂,诸如特斯拉、比亚迪、奔驰、宝马、通用、丰田、本田等,也纷纷推出电动车。外形新潮吸睛,在车展上争奇斗艳。
电动车目前的市占率虽然远不及燃油汽车,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电动车销售市占率约有一半来自中国市场,高居世界第一。
电动车的售价目前虽然高于燃油汽车,但日后的充电费与维修费较低。不过,公共充电站尚待普及,充电时间较长,是电动车急需克服的问题。
电池系统占电动车四分之一以上的成本。锂原料的供需平衡、电池回收利用、充电网的整合,也是业者必须超前部署的项目。
电动车最主要的架构包括电动马达、马达驱动机、变速器、充电器、备用电池、蓄电池包、充电器端口。比起燃油汽车的结构干净清爽许多。
电动车的驾驶台采用电脑数位化设计,以荧幕碰触或智慧型音控为主,充满了现代感。对习惯驾驶传统燃油汽车的大众,需要一定程度的学习与适应。
充电是驾驶电动车的日常功课。都会城市里,充电站大都设在公寓大楼或专属的公共空间。新建的独栋别墅也已经在车库里配备了充电插座,车主夜间把车停入车库就可以为电动车充电,非常方便。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暖化以及碳排放,燃油汽车的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挪威领先各国,宣布于2025年全境废除燃油汽车的销售。
其他各国设立的目标如下:
2030:丹麦、冰岛、爱尔兰、荷兰、瑞典。
2035:英国及美国加州,
2040:法国、加拿大、新加坡。
2050:德国、日本、部分的美国。
电动车将是21世纪的主流交通工具。电网的整合、安全与防护已是刻不容缓的议题。传统的加油站将逐渐被充电站取代,汽车维修产业也将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代在改变,驾驶朋友们,你的下一辆车会选择电动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