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2019-02-05 08:56:31)
标签:

建筑

哥德式

教堂

旅游

读书心得

分类: 书香文艺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欧洲旅途中,常常会有参观世界遗产级别的大教堂与皇宫的行程。豪华精美如一,造型各异。建筑风格多属哥德(Gothic,或译 哥特)与巴洛克(Baroque)两大类。了解建筑特征,印证在景点建筑上,能够加添旅途的印象与收获。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哥德式建筑起源于中古世纪的法国,盛行于12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十八世纪时,英国又开启一轮哥德式复兴,蔓延至十九、二十世纪,对西方的教会、大学、与公共建筑有深刻的影响。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哥德式建筑从罗马建筑演化而来。它的外形高耸纤细,带着神秘、崇高,以及一丝丝孤傲的意味,与圆顶、浑厚稳重的传统罗马式建筑大异其趣。目前哥德式建筑物最多的国家是德国、意大利、以及德语系的国家。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哥德式建筑相对而言是“外繁内简”。众多的尖塔直指天际,墙面上满布精巧的雕刻。尖形拱门入口的大理石雕刻,更是匠心独运,精美绝伦,成为日后教堂建筑模仿的对象。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室内的墙面及柱子除了大理石雕像,没有五颜六色的图画与装饰,流露着低调的奢华与崇高宁静的美感。

肋状拱顶,是哥德式建筑的一大特征。这些拱顶由罗马式的圆形拱顶演变而来,形状纤巧,数目繁多,高耸向上,一列排开,非常壮观。拱顶素面,没有繁复的壁画转移视线。仰望,素雅崇高,敬拜礼赞的情绪油然而生。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建筑内部的色彩主要来自四面八方的花窗玻璃,这也是哥德式建筑的经典与特征。阳光透过窗户洒下,玻璃上的拼图晶莹剔透、鲜活美丽。教堂的玻璃窗更是镶嵌了一幅幅圣经人物与故事,洋溢着宗教的氛围与美感,令人赞叹。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哥德式的建筑工法,借着室外的扶壁等支撑部件,构成框架式的受力体系,大大的消薄了厚重的墙面。远远望去,像是没有拆卸的脚手架,瘦骨嶙峋。受力框架之外的部分,可以不砌墙,以花窗玻璃填充,营造了明亮的室内空间与美丽的视野。从依靠拱和穹顶整体受力体系的罗马建筑工法转变为框架式的受力体系,诚然是建筑力学上的一大变革与突破。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漫游中古世纪城堡时,我们可以从此起彼落的尖塔及彩色窗花中,找到哥德式建筑的元素。德国的天鹅堡,以及迪斯奈乐园里的梦幻城堡便是著名的例子。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欧洲境内那些古色古香的车站和壮丽的大教堂,在林立的尖塔和优美的方形建筑框架中,流露出哥德式建筑的渊源与影响。上海的徐家汇天主堂,也是哥德式建筑在亚洲的一张历史名片。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上海徐家汇天主堂

剑桥、牛津、芝加哥大学、以及美国常春藤校园里,也不乏哥德式的建筑。高挑古典的造型给书香门第增添了脱俗的书卷气。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喜欢哥德式建筑。
          翩然屹立,展现诗样的气质。

          仰之弥高,望之弥坚。
          引领我心,向上飞扬。

漫谈建筑(3):哥德式建筑                                                    (本文图片来自网路。诚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