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膏的故事

标签:
唇膏历史做法种类杂文杂谈 |
分类: 故事系列 |
爱美是人的天性。唇膏,源远流长。
5000年前的苏美人可能就是首先发明与擦口红的民族。他们将宝石磨成粉,在嘴唇及眼部做装饰之用。男女皆然。古埃及人擦唇膏,也是不拘男女,主要在显示社会地位。埃及艳后据说是把虫子捣碎,混合成红色,擦在嘴唇上。此外,在西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间,也有印加族妇女用红色唇膏装饰嘴唇与脸部的记载。

中国人也不遑多让。早在1000多年前就用蜂蜡制作护唇膏。唐朝时期(7到9世纪),又在蜂蜡中加入各种芬芳油,增加诱人的气息。此外,红唇纸也行之有年,双唇一抿,就能上色,美化妆容。

16世纪,口红开始在英国流行。当时的唇膏主要是用蜂蜡和植物提取的红色染料制成。雪白的脸,鲜红的嘴唇,成为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历史记忆。当时只有上流社会妇女和男演员有经济实力做这种打扮。
19世纪时,唇膏中开始使用胭脂染料。这种染料是从生长在墨西哥及中美洲的仙人掌中的胭脂虫提取而来。

二次世界大战前,唇膏都是放在金属制的条状盒子中,直到战后,才有塑料或纸的包装。大战期间,制造唇膏的主要成分,如石油、蓖麻油等极难取得,因此唇膏也成为稀罕珍贵的物品。
1940年代末期,纽约地区的一位女性化学家首先制成了长效性的唇膏,经过广告推销,开展了唇膏平民化的广大市场。历经70年的改进演变,唇膏已经成为大部分女性必备的化妆品。


现代唇膏,万紫千红,令人目眩神移。无色、护唇、保湿、淡彩、雾面、金属亮彩、唇蜜,应有尽有。
固体形的唇膏主要的成分包括腊、油脂、颜料、香料、抗氧化剂、及护肤剂。1990年代又有一种无蜡的液状唇彩面世。百花齐放,让消费者各取所需。
唇膏中含有包括铅在内的多种化学成分,长久使用,难免带来健康上的隐忧。
于是有环保无毒唇膏面世。有些人还邮购材料,自己在家制作手工唇膏。制造的方式并不复杂。 将香料,颜料磨细,加入融化的蜡液中,缓慢搅拌直到融合,加入绵羊油、油脂拌匀,倒入金属模型中冷却,取出即成。
护唇膏的包装多半采用浅淡的色系,唇膏部分带着水果香味,小巧玲珑,非常讨喜。
年轻美眉对这些产品,更是多多益善,趋之若鹜。
府上的化妆台一定可以找到几条唇膏吧?护唇的,浅色的、深色的、橙色系、粉红色系;搭配衣服、场合、季节使用。
一抹唇红,分外精神亮丽。小兵立大功,唇膏的故事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