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花絮

标签:
河南洛阳古城开封铁塔康百万庄园游记 |
分类: 中国大地 |

本文汇集河南旅途的零星镜头,为文留念。
**洛阳古城**

**开封铁塔**
封建社会的主仆地位也在小姐的闺房显示无遗。 铺了台阶,上了门当、门槛的,属于主人小姐专用;窄小的偏门供婢女出入。
千年古城,多美食。印象最深刻的当推洛阳燕菜与鲤鱼培面。
洛阳燕菜是水席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相传,武则天时期,洛阳一块菜地长出一个几十斤的大萝卜,官员把它作为贡品献入皇宫。武则天一见大喜,命御厨用它作一道菜。经过百般思考,御厨决定将其与山珍同煮。武则天吃后,觉得味道极鲜,足与燕窝媲美,赐名“燕菜”。从此,这道萝卜丝加山珍海味的菜肴就上了宫中的御菜单,流传后世。
护城河静静流淌,杨柳依依。高耸的白色城墙,些许的斑驳;光滑的石板地,刻画岁月的痕迹。满心期待,来到了洛阳古城。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十三朝之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根据百科全书的记载,洛阳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世界文化名城”。

进入古城里,红色玻璃门迎面而来,门匾写着洛阳驿邮局。门前树立一座孩子投信邮筒的铜雕。对面几间礼品店,游客零零散散。第一印象,太新,商业气息太浓,辜负了古都这张名片。


进入古城里,红色玻璃门迎面而来,门匾写着洛阳驿邮局。门前树立一座孩子投信邮筒的铜雕。对面几间礼品店,游客零零散散。第一印象,太新,商业气息太浓,辜负了古都这张名片。

走上老街,小店林立两旁。一路行来,游人比预计的少许多。老街后段有些店铺甚至已经闭门歇业。原来古城不久要全面整建,更好的发展观光,现已进入半休停状态。但愿在规划整修后,洛阳古城能以更美好的面目迎接游客。

**开封铁塔**
开封铁塔建于1049年北宋时期,
塔的表面贴满铁色琉璃瓦,远观像是铁打铜造的,因而得名。塔身呈八角形,共十三层,高约56米。历经宋、元、明、清、民国900多年的岁月。统计资料显示铁塔曾经遭受地震43次,冰雹10次,风灾19次,河患6次,雨患17次,至今巍然屹立不倒,不愧天下第一塔的称谓。
塔形匀称,既壮观又美观。采用绝缘、不导电的琉璃瓷砖为主要建材,避免大雨雷击的机率。走近细看,这些瓷砖各个做工精细,是开封极具代表性的文物。书法大家米芾所提的“天下第一塔“
增添了景区的艺术氛围。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中原活财神”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庄园建于明末清初,背依邙山,面临洛水,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康氏家族先后有十二代人在此生活了400多年。
庄园建筑物上自房顶屋瓦,下至门窗廊柱,都有雕刻饰件,工艺讲究,尽显豪门大户的风范。
床柱的竹节形雕刻,象征竹报平安,节节高升。中间雕刻福禄寿三星。另刻有春、夏、秋、冬景色,象征四季平安。这张床由37个部分组成,没有用一颗钉子,可以自由拆卸,堪称是庄园的一大亮点。
封建社会的主仆地位也在小姐的闺房显示无遗。 铺了台阶,上了门当、门槛的,属于主人小姐专用;窄小的偏门供婢女出入。
账房建筑上方装饰着一长排围栏似的石雕。细看,原来是一把大算盘。
这可是我见过最巨大的算盘了。叹为观止!
千年古城,多美食。印象最深刻的当推洛阳燕菜与鲤鱼培面。
洛阳燕菜是水席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相传,武则天时期,洛阳一块菜地长出一个几十斤的大萝卜,官员把它作为贡品献入皇宫。武则天一见大喜,命御厨用它作一道菜。经过百般思考,御厨决定将其与山珍同煮。武则天吃后,觉得味道极鲜,足与燕窝媲美,赐名“燕菜”。从此,这道萝卜丝加山珍海味的菜肴就上了宫中的御菜单,流传后世。
鲤鱼焙面是开封的传统名菜,由“糖醋熘鱼”和“焙面”两道名菜配制而成。 糖醋熘鱼是将清理过的黄河鲤鱼入热油锅炸透,以适量白糖、香醋、姜末、料酒、食盐熬成芡汁,浇在鱼上, 上面覆盖蓬松酥脆、细如发丝的焙面而成。红白相衬,鱼肉软嫩鲜香,慢工出细活,诚为味觉与视觉的一大享受。
前一篇:极光的故事
后一篇:北欧。诺贝尔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