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番红花城

标签:
土耳其游记番红花城世界文化遗产鄂图曼民居 |
分类: 中东脚踪 |
土耳其的番红花城(Safranbolu),位于欧亚古丝路上,曾经是世界最大的番红花(即藏红花)交易地。 繁忙往来的商旅队伍已成过去,留下了一个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的城市。
小城依山而建,保存有大约八百栋十五世纪留下来的鄂图曼式民居。漫步在蜿蜒狭窄的石板路上,遥望翠绿的山丘,近看红瓦白墙的古建筑群,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山城仍然保有相当的番红花农作地。 浅紫的花瓣包裹着鲜黄的雌蕊与橘红色的雄蕊。 市面上贩卖的番红花其实就是花的雄蕊。这些花蕊非常纤细,根据报道,需要采集一万六千朵花才收集到一百公克,价格比黄金还要昂贵。
番红花具有帮助肠胃消化的药效。少量的加入白米中蒸煮,就成为一锅飘着淡淡香味的金黄色米饭。用热水冲泡,加入蜂蜜,一小杯一小杯啜饮,是当地人的日常饮料。
古城中心的清真寺,早晚定时向四周播放祈祷的提醒与祷词。是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心。
身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城区外观得到很好的保护。石板路被岁月磨的发亮,屋瓦及墙面干净清爽。木头的窗框修整得体,涂上褐色油漆,典雅稳重。
几百年前遗留下来的“豪华旅店”依然屹立。
厚实的墙面,宽阔的大门、庭院里的喷泉与游鱼,见证昔日的辉煌。
昔日的豪华酒店
穿梭在九弯十八拐的巷弄里,两旁是小小的艺品店、咖啡屋、酒馆。白天,游客未至,小城格外的幽静闲适。入了夜,灯火亮起,人潮渐聚渐多。
鄂图曼民居一般为三层的木造楼房。年轻世代住在下层,便于劳动,处理家事,
长者住在最高楼层,让晚辈伺候。地板铺上手工地毯,老屋有了活泼的色彩与家的温暖氛围。
展示馆里的蜡像生动的呈现了昔日的家宴场景,与待嫁姑娘闺蜜们的婚前聚会仪式。古老的酒店庭院里,两个身着传统新郎新娘礼服的人形立牌,等候游客前来拍照。
闺蜜们婚前的聚会
鄂图曼传统新郎新娘礼服
甜品店的橱柜摆满糕饼糖果,和一罐罐的果酱与蜂蜜。小超市门口,一筐筐刚收成的柠檬、苹果、西红柿、与菜蔬,洋溢着平民生活的魅力。
来到观景台。
中古世纪的山城静静的沐浴在阳光下。包着头巾的土耳其妇人悠闲地用着苹果茶和小饼干;穿着西式服装的男男女女隔桌闲聊,好个传统与现代和谐并存的温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