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未来车电动车无人车共享车新商业模式 |
根据2014年的资料,世界前五大汽车制造商分别为:日本的丰田(Toyota)、德国大众
(Volkswagen)
汽车的外观,变化多端。从类似马车到注重美观;从传统手工到生产线量化制造;从体大费油到轻巧省油到电力发动。汽车制造商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推出多元的品牌,争奇斗艳,展现独特的审美观与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汽车的外形更加的前卫化。传统的箱型外观逐渐披上流线型的曲线;笨重的金属车身被玻璃纤维高科技产品所取代。而汽车内部的设计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冷暖气、数位化的仪表、安全气囊、GPS定位、音响,都已经成为汽车内部的基本配备。精密电子业的发展,使得半自动与自动智慧型汽车成为可能,环保节能意识的抬头促进了电动车的上市。无线网路与物联网的成熟更使得汽车成为可以移动的客厅、办公室。这些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如今都成为事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共享电动车”(Car
Sharing)商业模式的日趋成熟。在定点,用户将手机或会员卡放在汽车挡风玻璃感应器上哔一声就可取车、开车上路,用后定点刷卡付款还车。根据德国的一项研究报告,一辆共享车可以取代5-10两自用车。对于节能减排有很大的效益。
共享车的系统,以美国的ZipCar,欧洲奔驰的Car2Go
最富盛名。
汽车在传统观念中除了是代步的工具,还是身份与社会地位的象征。这个观念因着市场的多元化与汽车的普及正逐渐产生变化。美国汽车协会(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 简称 AAA)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18岁到34岁的美国消费族群中,买车数量比以往减少了3成。年轻人普遍认为汽车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大众化商品,而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他们也较能接受汽车共享的观念。
共享车系统已经悄悄的进入国内汽车市场。例如,奔驰汽车公司在重庆推出共享车的试点服务,用阿里支付宝或腾讯微信付车资;还有杭州的微公交电动车,都是这个新兴商业模式的先行者。
随着电脑科技的精进,无人车不但不是天方夜谭,还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坐在这个智慧汽车里,只要运用口令或触屏就可以让车子自动自发的带人到目的地。市场学者预计不久的将来,无人车会逐渐取代短程出租车。
马蹄滴答,没入历史的洪流。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正掀起新一轮的汽车革命。自家车、电动车、共享车、无人车、
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