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谈品牌

(2014-05-13 07:24:09)
标签:

中国著名品牌

外国品牌

命名策略

投资

中国设计中国制造

分类: 书香文艺

 漫谈品牌
漫谈品牌


 

中国企业在国外上市的很多,具有品牌魅力的相对较少。一直以来我就很好奇老美投资者都认识些什么中国品牌呢?一个品牌要如何命名才容易打进异文化市场? 日前在美国财经周刊Barron's 及哈佛商业评论杂志( Harvard Business Review)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漫谈品牌



漫谈品牌
漫谈品牌
漫谈品牌

 

  

老外比较熟悉的中国品牌有:中国移动,百度,联想电脑,茅台,云南白药,青岛啤酒等。这些品牌被引介到西方市场时并没有特意取了洋名,而是直接音译,或沿用原有的英文名字。

 

                    

 


漫谈品牌


漫谈品牌

例如:  中国移动的China Mobile, 联想的Lenovo 都是原来就有的英文名。而百度,茅台,青岛啤酒,云南白药,则是直接中翻英,可真难为了中文一个字不识的老外。听他们撅起嘴念这些中国品牌,真令人忍俊不住。


 

漫谈品牌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市场,潜力无穷,自然是外国厂商的必争之地。外国品牌打进中国市场,采取的命名策略各有不同。 

 

 一是重新取个中文名儿。 例如美国的披萨连锁店必胜客,荷兰啤酒喜力都是个中翘楚。取中文名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中西语文上的问题。缺点是可能会被误认为本土品牌。

 


漫谈品牌

有些品牌则采取音译法。例如Sony直接译成索尼,Audi汽车直译成奥迪,McDonald 译成麦当劳。这个策略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方便有效的进行全球性的行销广告。 缺点就是音译出来的中文名字可能不够响亮。消费者乍听“索尼” “奥迪” “麦当劳”还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是卖什么的,而且,中文念起来还挺拗口的。

 

也有采取谐意命名策略, 例如 GM (General Motors) 中文就叫做通用汽车; GE (General Electrics)译成通用电气。让消费者一目了然,知道这品牌卖的是那类的产品。同时,简短的字母就算是不懂英文的人,也很容易朗朗上口。

 

 

漫谈品牌

 

最厉害的则是音意兼顾的品牌命名策略。也就是中文译名不但发音像原来的洋名儿,还能够传递产品的主要性能。例如,可口可乐,这中文名就取得很有创意、很传神。听起来,铿锵有声,有趣。再者,知道是跟吃的喝的有关,是可口,会让人快乐的。有这样名字的产品不火都不行啊!

 

 


漫谈品牌

                                                   (本文照片来自网路。 诚谢)

 

 

我个人也挺佩服美国一家名叫Subway 三明治连锁店的中文命名。 原本平凡无奇的椭圆型三明治给翻成了滋味无穷的“赛百味”,让人垂涎三尺,而且它的中文发音与英文原名Subway是如此的贴近,真是神来之笔啊。

 

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一个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品牌实在是行销的利器。我们看到国人如数家珍的列出外国品牌,也有能力购买这些知名产品之余,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越来越多的老外能够流利的叫出更多的中国品牌,购买这些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名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泰山揽胜
后一篇:文思泉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