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炉带水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2013-06-10 10:02:07)
标签:
总结文化 |
分类: 个人总结 |
网上摘抄――学习
(1)气速气速的变化是导致气化炉带水的重要因素,当气化炉处于高负荷运行时,或者炉温控制偏高时,均能使气化炉发气量迅速增大,从而气速增大,使气流对液体分散作用加强,而液体环流现象加剧,这样就导致了带水。
(2)负荷气化炉基本处在高负荷运行状态
(为原设计负荷的130%左右),其压力、温度较高,气量也相应增大,但气流通过的间隙未改变,气速的增加也会使气化炉带水;低负荷时,虽未形成剧烈的环流现象,气流分散的液滴也较高负荷状态下细小,但气流夹带液滴的速度仍大于液滴沉降的速度,仍会使气化炉带水;负荷的增减频率及调节幅度过大也会引起带水。长期实践表明,负荷维持在设计负荷的120%为宜,且应尽可能少的对负荷加减,调节幅度不宜过快,这不仅能防止气化炉带水,而且对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也极为有利。
(3)气化炉的液位控制较高,气流通过激冷水域的时间加大,气流对液体的分散作用就会加剧,环流现象加强,从而导致了气化炉的带水。在处理带水时,适当降低液位,破坏环流的生成,再逐步地提高液位。
(4)炉温在气化炉操作中,炉温的控制相当关键,维持较高炉温,对气化反应、发气量、碳转化率等有利;但是,炉温偏高,激冷水中饱和水蒸气也多,气量增大,气速也就相应增大,也会引起带水。实践证明,炉温应控制在高于灰熔点100℃左右,对气化反应最为有利,而且也可避免气化炉带水。
(5)保证气化炉底部出水量的高低是判断气化炉是否带水的重要标志,当出水量减少为零时,气体对激冷室内水域的分散作用便会加强,而且,环流现象加剧,只能引起更严重的带水,因此,应保证气化炉底部有一定的出水量,使水流方向和气流方向近似作逆向接触,使气体对液体的分散作用变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气化炉带水。
(6)气化炉内件改进针对气化炉带水的原因,对下降管底部的大锯齿数目作相应的增加,在锯齿的作用下,气流比较平稳,而且降低气体对液体的分散作用,也可防止带水。在气化炉合成气出口附近,设置高效挡板,增加液滴和水团的沉降,也可防止带水。这些改进均取得较好效果。
(7)加大水系统循环量由于负荷的提高,在操作中相应地将激冷水量提高,同时,在激冷水入气化炉处设置滤网,定期冲洗,以保证激冷水的供应。
结论
(1)气化炉的带水是气流在速度过高时对液体分散作用的加强,且液体环流作用的加剧导致了带水。
(2)影响带水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气体的气速、气化炉的液位、负荷、炉温的高低、氧压及
系统压力、液体分散作用的加强、环流作用的加剧等。
(3)由于对气化炉带水原因有了理性的认识及正确的防范措施,基本杜绝了气化炉带水现象的发生,减少了因带水导致的停车及对设备管道的检修,从而使气化炉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