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物居美瓷
长物居美瓷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5
  • 关注人气: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乐青花压手杯为何物以稀为贵

(2018-10-29 15:43:56)
http://s12/mw690/002fgFqmzy7oMkWojrR6b&690
我已听到了你的声音。

是一朵青花在轻叩陶土。

是一支笔锋划过天青色,墨痕留在素绢上。

是一双素手轻抚慢弦,飘然驶来的一曲动听的音乐。

是一片经年的好山好水,在釉下铺开杂花烟树。

是一叶扁舟引来了小桥、流水、人家,也引来一两只鸟雀飞来落在一棵老树的枝上。

 

旧时光绵延至此,我不得不停于你的蓬檐旧瓦之下,也停于你清波荡漾之处,就如一捧陶土从一场酣梦中醒来,突然面对你微蓝的气息,不由脱口而出:哦,青花。

http://s12/mw690/002fgFqmzy7oMl0hlCX9b&690
http://s12/mw690/002fgFqmzy7oMl6934v9b&690

                                   明永乐   青花桃纹小碗 

明代永乐时期出现了一种青花压手杯,因胎厚体重,重心在杯的底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稳重贴合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作为永乐青花名品,尤其是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罕见的青花篆体 "永乐年制"四字款。《通典》亦云:“永乐压手杯坦折腰、沙足滑底,以把之,口正压手,故名。”

http://s5/mw690/002fgFqmzy7oMlhrQnG24&690
明人谷应泰撰《博物要览》一书中出格提到了这种杯:“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篆书,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

http://s13/mw690/002fgFqmzy7oMlnodEE1c&690

http://s8/mw690/002fgFqmzy7oMlputEz47&690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在江西景德镇建御器厂,初烧青花、釉里红瓷。明初青花瓷一改元代层次较多,花纹繁满的风格,更趋向于清淡。

http://s2/mw690/002fgFqmzy7oMlsMKwV51&690
                                明永乐 青花一把莲纹大盘

http://s15/mw690/002fgFqmzy7oMlvkRNY9e&690
                                  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豆 

档案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成化,在位二十二年,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后发动靖难之役,推翻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他即位后,改革机构,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庙号成祖,葬于长陵。

                        http://s8/mw690/002fgFqmzy7oMlzM3gX37&690

                              明成祖:朱棣(1360-1424)


永乐帝对瓷器情有独钟,《明成祖实录》永乐四年十月丁未条有这样一段记载:“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钞遣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素洁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所言“甚适于心”表示这位永乐皇帝对瓷器非常喜欢。

http://s1/mw690/002fgFqmzy7oMlCWle8b0&690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花卉纹大盘

http://s7/mw690/002fgFqmzy7oMlGdssme6&690
                                     明永乐 青花云龙纹扁壶 


明代永乐一朝始,朝廷严格监控江西景德镇御窑。当时青花瓷为中国独有,风靡亚洲诸国,永乐皇帝深明其价值,故欲藉此作为宣威四海之外交手段。御窑佳瓷部分上贡宫廷御用另一部分永乐御窑精品,则直接经朝廷远送海外,或作为重宝赏赐予访华来使。

http://s9/mw690/002fgFqmzy7oMlLNQJa88&690
                                                                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菱口盘 

http://s4/mw690/002fgFqmzy7oMlOuTyXe3&690
                               明永乐 青花缠枝牡丹纹执壶


陶工们以此为题材将之凝练后画于杯心,并将“永乐年制”四字款识写于球内,可谓独具匠心。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反映出景德镇陶工们的高度艺术修养,同时也说明当时景德镇一些精美的官窑瓷器制作,瓷画题材取材于民间,根源于生活,这些绘画和装饰图案,都非常富于生活情调和生活情趣。这种青花压手杯的款识,蝇头小字,清晰可识,杯内由双狮戏球或葵花组成的团花装饰,在团花中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识,这种款识的写法非常独特,安排得十分巧妙,为永乐朝首创,也为青花瓷器的装饰方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http://s6/mw690/002fgFqmzy7oMlSFmtfe5&690
明代永乐时期是中国青花史上的一个高峰。自永乐三年开始,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远至地中海和东非一带,不仅向外推销了中国精美的瓷器,还带回了制瓷所需的青料“苏勃尼青”。为景德镇烧制独具特色的青花器提供了原料一这种进口钻料施于瓷器上,色泽浓艳,使烧制青花瓷逐渐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 

http://s11/mw690/002fgFqmzy7oMm9cuYWaa&690
http://s7/mw690/002fgFqmzy7oMmVG56K36&690
http://s10/mw690/002fgFqmzy7oMmZwmwN59&690
有关
“苏勃尼青”的记载,现发现最早的是成书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以前的《窥天外乘》。该书作者王世悬说:“……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综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宝.”这里的“苏麻离青”即“苏勃尼青”。成书于万历十九年(1591)的黄一不的《事物给珠》也有相同的记载,由于袖层晶莹肥厚,致使青花深沉含蓄,给人以凝重之感。这些充分表现了永乐青花瓷特色,即底釉白中闪青,色泽滋润匀净,青花浓重艳丽,自然晕散,黑斑星罗棋布。

http://s9/mw690/002fgFqmzy7oMnqERnif8&690
http://s15/mw690/002fgFqmzy7oMnXSoDs0e&690
永乐青花多采用双勾填色笔法,且填色是用小笔填绘,使得青花呈现深浅不一的笔触,这也是明代早期青花瓷的特征。其主题图案往往以缠枝四季花(梅花、牡丹、莲花、菊花)为主,并以蕉叶、如意云、回纹、波涛等为辅纹,显得有疏朗感,永乐器多以花卉、瓜果为装饰图案。

http://s6/mw690/002fgFqmzy7oMo110Wh25&690

http://s3/mw690/002fgFqmzy7oMo18Nzk22&690

六种青花料相比较

  

苏麻离青料:西亚进口青料,青花呈色鲜艳,色泽浓艳、青翠,蓝中泛紫。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成像宝石蓝色,浓重者发黑,在纹饰上凝结有自然形成的结晶斑点,用手摸之有凹凸不平感,并有锡光,俗称铁锈斑”。有如在宜纸上的水墨画捆染效果一样,点染描画,产生自然晕散的效果,更衬托出纹饰的幽稚。这主要是由于进口青料含铁量高所致。

http://s7/mw690/002fgFqmzy7oMo4ET42d6&690

                                          苏麻离青料发色

石子青料

 

国产青料名。也称石青或无名子,明代中期始用。据《江西大志·陶书》记载:石子青产瑞洲诸处(今江西高安一带),青花发色灰暗清淡。明嘉靖时烧造御器,在回青中按比例配入石子青呈色最佳。石子青多则色沉不亮。”

                   http://s11/mw690/002fgFqmzy7oMo726RY8a&690

                                          石子青料发色


平等青料

也称“陂塘青”料,产自江西乐平。明代成化时使用的国产青料,细炼精纯,蓝中略泛青灰色,成色均匀如一,细腻柔和。以创清丽淡雅特质,呈现出清丽淡雅、烂漫天真的青花面貌,以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

http://s12/mw690/002fgFqmzy7oMo9OHp1bb&690
                                      平等青料发色



回青料

 

来自西域进口青料名,色泽浓重鲜艳,蓝中泛紫,幽菁可爱。陈浏《陶雅》记:“嘉靖青花有绝浓艳者,画笔亦美。”嘉靖中遇烧御器,奏发工部,行江西布政司贮库时给之”,青花若用纯回青料,颜色幽菁深翠,色散不收,故往往国产石子青配合使用。

http://s3/mw690/002fgFqmzy7oModgg0292&690
                                          
回青料发色


珠明料

 

产自于云南宣威县上等青花钴料,外观呈灰黑块状,好似丈青色的小石子。因清代康熙中期青花瓷使用珠明料,发色鲜蓝青翠,明快亮丽,被世人称为“翠毛蓝”。

http://s12/mw690/002fgFqmzy7oMog7EIH3b&690
                                      珠明料发色


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为上乘,其发色深沉、稳定。有发色重则浓红,轻则淡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http://s6/mw690/002fgFqmzy7oMolxfbD55&690
                                       浙料发色

http://s12/mw690/002fgFqmzy7oMotMVwT2b&69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出纯正的发明永乐青花瓷,需要有进口的苏料。众所周知,早在明代成化时期,苏麻离青料就已经用完了,在国内也找不到这种青花钴料。为了高仿永乐青花瓷器,我们遍查各大博物馆各种图文资料,并参照明代永乐青花瓷真品。积极寻找能够达到苏料青花发色的钴蓝料。历经无数次的失败与反复试验,采用火锻法精炼,终于找到能烧出浓艳、幽蓝,发出宝石蓝般色泽的青花钴料配方,再现明代永乐青花的辉煌。

                                      http://s14/mw690/002fgFqmzy7oMoGygUd6d&690

http://s7/mw690/002fgFqmzy7oMoyz6iGa6&690
http://s3/mw690/002fgFqmzy7oMoCkKY202&690
http://s11/mw690/002fgFqmzy7oMoJYjI6ea&690

经典复制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烧的御用瓷杯。被后世视为无上珍品,弥足珍贵,历代一直仿制。我们参照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真品,按照一比一比例,精心仿制了三款明永乐青花压手杯。第一只是双狮滚球纹,杯心所绘双狮戏球本是民间在喜庆节日表演的一种舞蹈,寓意欢乐吉祥。第二只是花卉纹,绘有缠枝莲纹采用二方连续图案,花卉之间用枝叶作为衬饰,枝转叶绕,交錯相连,自然生动。”谐音“”,寓意清正廉洁。第三只是鸳鸯纹,“鸳鸯戏水”是中国传统的绘画题材,寓意永恒的爱情。无论从造型规格,青花色调到花纹装饰均十分接近真品的效果。此杯形如小碗状,口微撇,直壁,丰底,圈足。外壁口沿下绘朵梅一周,腹部饰缠枝莲纹。杯心有葵花一朵,花中心青花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该杯胎体洁白细腻,釉面肥厚莹润,青花呈色浓艳,有较多自然形成的结晶斑点,纹饰有晕散现象 。

http://s10/mw690/002fgFqmzy7oMp5L69X39&690
http://s13/mw690/002fgFqmzy7oMpijZI80c&690
http://s5/mw690/002fgFqmzy7oMp8Z82g24&690
http://s9/mw690/002fgFqmzy7oMpkRQVy38&690
http://s16/mw690/002fgFqmzy7oMplAWZNef&690
http://s12/mw690/002fgFqmzy7oMpmxDCj1b&690
http://s16/mw690/002fgFqmzy7oMpnrEUDcf&690
尺寸高:5cm,口径:9.3cm,足径:4.3cm,容量:100ml;

http://s4/mw690/002fgFqmzy7oMpuvtKj73&690

读涂睿明先生《瓷器史》,非常佩服作者的心思。从碎片上读出历史和整体,这是一种功夫。这跟学界提倡的“家乡地理学”、“家乡文学”等等异曲同工。一花一世界,等等修辞,在这里有着真实的意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从立足之处就可以看出精彩的世界。

                                                                                                                                                                                                                                                                                                余世存  

豆瓣评分:8.8

作 者 

涂睿明

http://s13/mw690/002fgFqmzy7oMpyFEPabc&690

涂睿明,著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作家、景德镇长物居创始人。致力于景德镇瓷艺复兴,传承传播传统陶瓷文化、美学,推动传统陶瓷艺术的当代转化。已出版《制瓷笔记》《捡来的瓷器史》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