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的读书三境界

(2012-01-11 09:11:53)
标签:

环境

心境

禅境

悟性高根器大

心有灵犀

独具法眼

心不外驰

物我超然

分类: 未来之星培训展台
http://s8/middle/7aa6961dhb6366f9a0c57&690

关于禅境。此境界非悟性高根器大的读书者不能入 其内。有了优秀的读者而若无优秀的书,同样也不能到达,只有优秀的读者读优秀的书才能渐入禅境。何谓悟 性高根器大读者呢?读书前他心有灵犀独具法眼,读书 时他心不外驰物我超然,读书后他通脱达观举一反三。 居于禅境的读书人,“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可获得大自在大彻悟,真如书仙是也!他不但能读有 字书,也能读无字书,能读无字书,方可参最上禅机, 亦可得惊人妙语。《菜根潭》有言:“人解读有字书, 不解读无字书。人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求 不可神求,何以得琴书之趣?!”读书能入禅境的读者 是幸福的,因为书已成为他心灵的道场与生命的禅床!
    读书三境:环境、心境、禅境。 读书人尚雅,特看重读书环境,有如明人吴从先说 法:“读书宜楼,其快有五;无剥啄(笔者注:剥啄即 叩门声。下同)之惊,一快也;可远眺,二快也;无湿 气浸床,三快也;木末竹颠(即树梢竹顶)与鸟交语, 四快也;云霞宿(即停留)高檐,五快也。”这吴君还 嫌不够畅快,索性又主张到山中小径去读书, 且还要 “山上须泉,径中须竹,读史不可无酒,谈禅不可无美 人。”(引自《小窗自纪》)。照此读书法,又是居楼 啦,又是上山啦,还得有泉有竹有酒有美人的,浪漫倒 是浪漫,可也真够麻烦的。此境非我辈读书人所能奢求 。 
实际上,只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又何必太苛求读书的环境呢?还是人家曾国藩说得好:“苟能发奋自立,
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 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 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 择时?但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可谓言之凿凿,一语破
的!对于爱读书人而言,禁止他读书,这简直是一种折 磨;对一个不爱读书人来说,强迫他读书,于其也是一
种折磨。前者是痛苦的,后者是尴尬的。真正爱书者, 他仿佛没有理由不读书的,一年四季他都在读书:“读
经宜春,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 ,其致别(致别意为自然的景致与人的情致丰富)也;
读诸集宜冬,其机畅(机畅指神机流畅)也。”(清· 张潮 《幽梦影》)。而对于不爱读书者,他有一万个
借口不读书,没有借口也能随便找个借口。正如厌学的 玩童所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又
凄凉冬又冷,收拾书包过新年。”现实生活中,不少人 牢骚没有读书的环境,其实他是没有读书的心境啊!
关于读书的心境,通常与读者的年龄、阅历、志趣 、情愫、气质密切相关,书人心境可谓新颖独特而繁多 。关于阅历有如“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 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清·张潮《幽梦影》 )。你看,这“窥”“望”“玩”三字足以显示读书皆 因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啊!古人朱焘在其《北窗呓 唔》中也曾感慨:“少年读经,其功专也;中年读史, 其识广也;晚年读释典,其神静也。至若最无聊时读庄
列诸子,不得已时读屈宋骚经,风雨时读李杜歌行;愁 苦时,读宋元词曲,醉中读齐谐志怪,病中读内景黄庭
。”书人心境于此刻画得可谓淋漓尽致。 关于禅境。此境界非悟性高根器大的读书者不能入 其内。有了优秀的读者而若无优秀的书,同样也不能到 达,只有优秀的读者读优秀的书才能渐入禅境。何谓悟 性高根器大读者呢?读书前他心有灵犀独具法眼,读书 时他心不外驰物我超然,读书后他通脱达观举一反三。 居于禅境的读书人,“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可获得大自在大彻悟,真如书仙是也!他不但能读有 字书,也能读无字书,能读无字书,方可参最上禅机, 亦可得惊人妙语。《菜根潭》有言:“人解读有字书, 不解读无字书。人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求 不可神求,何以得琴书之趣?!”读书能入禅境的读者 是幸福的,因为书已成为他心灵的道场与生命的禅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