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宽容之心化解班级矛盾】

(2013-05-30 16:49:52)
标签:

教育

分类: 【往事悠悠·追忆沉思】

以宽容之心化解班级矛盾

文·何召军

正在吃着早饭,突然电话响起,“ 何老师,你班有一群学生跑到小马的班里去了,要跟他班的学生打架,小马拿着棍子去了,你快去看看,别让他们打起来了!”那边是马老师的爱人黄老师急切的声音。

我是九年级的班主任,而马老师是七年级及的班主任,看来七年级的学生对付不了九年级的学生,只好请其班主任出马。“既然有老师参与了,学生间的矛盾应该好化解,马老师已经在那里了,我就不着急去了。”这样想着,心中便不再着急了。

吃完饭,来到了学校,老远就看见马老师站在教导处前,看来是在等我。来到他的跟前他向我述说了事情的原委:昨天下午大课间的时候,我们两个班为了一根跳绳争了起来,双方都认为是自己的,最后被他班的学生拿走了。今天早饭时,我班的学生以体育委员为首的八个人去要回来,当时把门给踹开,要拿跳绳。学生一看来者不善,抵挡不住,只好去求助班主任。

我只好向马老师打圆场:学生间有矛盾是正常的,都是为了自己的班级。做班主任的要安抚好学生,至于跳绳,不管是哪个班的,九年级的学生应该让着七年级的,兄弟班级要讲求“和”为贵。

跟马老师刚聊完,我班的学生来了。“老师,给您添麻烦了,”体育委员首先说。

“都过去了,老师不会怪你们的,我们再有几个月就毕业了,遇到不好解决的事,要与老师商量,不要过于冲动。”我安慰他们。

“老师,那跳绳的确是我们班的,我们有记号,我们应该要回来,他的班主任还要打我们,我们也不能那么软弱啊。”副班长据理力争,其他同学也在附和着。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热爱自己的班集体,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老师以你们为骄傲。只是你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欠妥,如果没有马老师的阻止,同学们想一想,会是个什么结果?我们与这个班的同学,以后恐怕就不好相处了。我们相对于七年级的同学来说,就是大哥哥、大姐姐了,我们应该让着他们,这种宽容并不是无能、软弱。既然我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我们就应该为集体添光彩,跳绳的事我们就这样过去吧,权当跳绳是我们的留念吧。”经过这么一说,同学们也不好意思起来,纷纷答应,不再追究跳绳了。

作为班主任要站在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要想到与人为善,特别是当自己的学生与老师、与别班同学发生矛盾时,更需冷静,不要总以为“孩子是自己的好”,处处为自己的学生找理由、寻借口,认为自己的学生是无辜的,是冤大头,该承担责任的是对方。这样主观臆断,势必会纵容自己的学生,也不能正确处理与老师与别班同学的关系,只能使关系越来越僵。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主任怎样处理事情,学生有可能也会效仿,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能宽容他人,只盯着别人的缺点,甚至错误,是不能处理好事情的,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榜样作用。“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师范作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渐染,是一种春风花雨的感化,今天的学校教育,是为了每个人一生的自我教育得以延续而埋下一粒善良的种子。班主任作为学校最主要的德育工作者,应牢记自己的使命,教会学生做人,做负责任的公民。

宽容、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而让学生接受并内化,偶发事件的处理,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学生定会终身难忘,也可能会在生活中如是做,那将是我们教育的成功。“爱心+智慧”是我们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必备条件,我们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点滴精神感染学生的灵魂和启迪。

(2012届那点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