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2019-07-09 16:41:22)
标签:

转载

分类: 旅游、地理、人文、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前几天看东野圭吾的小说《祈祷 落幕时》,其中有一个桥段是:“已经死了”的嫌疑人为了与女儿见面,在日本桥附近找了12座桥,为了不引人注意,每月选其中的一座见面。尽管这是一个很悲凉的故事,但这一桥段的设计却是浪漫而温暖。联想到我家门口的苏州河上也有很多座的桥,还经常走。这两天,我【徒步上海】正好在苏州河南北岸,那就把苏州河上的桥拜访一遍吧。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打开上海地图,有一条细细的,绵延的蓝色河流在上海的腰节上轻轻地舞动着,那便就是苏州河了。从大家都熟悉的东端外白渡桥到西端的中环立交桥长16公里苏州河上前前后共建有31座桥。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外白渡桥,可以说是苏州河上第一桥,其距苏州河闸口只有几十米。1843年上海开埠,1856年外商成立了一个“苏州河桥梁公司”,在河东口建了一座木桥,叫“威尔斯桥”。因为是私营的,来往要收费。1872年,工部局收购了威尔斯桥,并且不再收费,可以免费白渡,从此就被叫做“外白渡桥”。1907年,外白渡桥改建成今天的钢桁梁结构下承式桥,载重20吨,桥长106.7米,车行道宽11.2 米,两侧各有一条3.6米宽的人行道,这是苏州河上的第一座钢桥。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2.乍浦路桥,北岸连乍浦路,南岸接虎丘路。上海开埠后,传教士文惠廉曾经在苏州河上建起一座浮桥。1873年工部局将浮桥改建为木桥,称为“二摆渡桥”。1927年又改建为长72米、宽17.7米的3孔钢筋混凝土桥,载重量10吨。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3.四川路桥岸接四川北路,岸通四川中路。四川路桥桥址处原为二坝郎渡口。1878年租界工部局在此处建造3.66米木桥,1923年木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因桥北堍有1922年建成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故名邮政局桥。1943年改名四川路桥至今。桥长70.97米,宽18.2米,核定载重量也是10吨。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4.河南路桥岸接河南北路,岸通河南中路。1843年的时候在这里设置过渡口,人称“三摆渡”,1885年在此建造了长62米的驼峰式六孔木桥“三摆渡桥” 1927年,工部局将木桥改建为欧洲风格的钢筋混凝土均衡翅式带悬桥2007年,市府对河南路桥桥进行改建。改建后桥长111.5米,宽29米载重量为15吨。为五孔拱形连续梁桥河面仍为三孔。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5.山西路桥在苏州河上原有一座连接山西南路和山西北路的六孔木桥,叫盆汤弄桥。上世纪50年代因其陈旧而被拆除。现在的山西路人行桥是因为配合河南路桥的拆除重建,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一条过江的通道而于2007年新建的。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新建的山西路桥采用全钢结构,桥宽6米,弧线的钢桥一跨过河,净跨达到51米,水中不见桥墩。山西路桥只对行人和自行车开放,桥上铺设新型防滑路面。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6.福建路桥岸接福建北路,岸通福建中路年纪老一点的人,大概记得这片区域叫“老闸桥”。2002年,重建新桥工作启动,新桥为三跨连续梁桥,桥长97米、宽20米,采用欧洲古典式样,部分采用巴洛克装饰。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7.浙江路桥岸接浙江北路,岸通浙江中路。桥下居然是单孔,通航净长度达58.52米,梁底标高6.31米。1908年竣工通车,是我国仅存的几座鱼腹式钢木桁桥之一。与外白渡桥同时代,同构造。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8.西藏路桥,北岸接西藏北路,岸通西藏南路。1922年,木桥已难以承担两岸经济往来的需求,建造钢筋混凝土桥。长62.26米、宽18.2米,三孔,载重20吨。2004年再次重建时,保持了原桥外观的欧式风貌,包括弧形梁、栏杆栏板、灯座灯柱及桥头装饰等。路面拓宽至33米,梁底抬高到6米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9.乌镇路桥是苏州河中段的开始岸接乌镇路,岸通新闸路。乌镇路桥始建于1929年,为六孔木结构桥,抗日战争期间毁于战火。1948年重建,1997年拆除旧桥重建单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桥长60.85米、宽9.3米2005年对桥进行改造,通行行人和机动车。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0.新闸桥岸接大统路,岸通新桥路。其实新闸桥,它的前身可是苏州河上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桥了。1735年,清雍正年间,水利通判徐良模在此建水闸。据记载, 水闸“两岸各筑石磴,中架浮桥,船过拽之”。 1862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将水闸改建为三孔吊桥新闸,中间一孔木板桥面装有铁链,两岸设有盘车,船只过闸时,转动盘车,吊起木板桥面。它是苏州河上从古至今唯一的吊桥。1999年,市政局重建为钢梁桥,长70米、宽16.5米,单跨,跨径53米,梁底中间标高5.7米。曾为非机动车和行人桥,2010年后亦可通行机动车。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1.成都路桥是南北高架路过苏州河的桥梁。东西两侧建有3米宽的人行道,不设非机动车道1995年底通车。成都路桥为三跨连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中跨跨径65米,一跨过苏州河,南北跨径均为44米,分别跨南苏州路和光复路。桥宽55.5米,是苏州河上最宽的桥,它是由两座平行的桥组合成的,两桥分别宽27.75米。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2.恒丰路桥岸通恒丰路,南岸接石门二路。1903年,在此建了一座木桁架桥,名“汇通桥” 这是苏州河闸北段第一座由国人自建的桥梁。1987年,恒丰路桥改建成预应力连箱结构三孔桥河面为一跨55米,两岸各一跨为30米,两端引桥各长80米,桥总长275米、宽29米,梁底标高达7.89米。这座桥是苏州河上第一座采用悬壁浇筑法(先两头后中间合拢)施工的桥梁。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3.普济路桥1996年为配合上游长寿路桥扩建工程分流行人而建造的,。原为“通济渡口”,桥于1997年竣工,北岸通普济路,南岸接海防路引桥很长,致使桥总长有423.33米。桥的两端都在小马路深处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4.长寿路桥解放前这里没有桥,只有一个渡口,名“广肇渡”。1953年政府在此建造钢筋混凝土单悬臂梁加挂梁结构的桥梁,它是解放后苏州河上建造的第一座桥车行道宽仅14.5米,1997年长寿路桥改建,新建了南北复桥,各宽12.25米,形成两座新桥夹一座老桥,三桥并列的独特景观。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5.昌化路桥,北岸通中潭路,南岸接昌化路前身是解放初期建造的七孔人行木桥,没桥前,此地设有“谭家渡”1974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中承式肋拱桥,桥长48.98米、宽13.7米。2000年,该桥再次拆旧建新,宽度则增加到24米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6.江宁路桥西通光复西路东接江宁路。1929年,市工务局在此建造五孔木桥。 因为它紧靠造币厂,俗称造币厂桥。多次重建,最新桥为钢结构连续箱梁,总长318米、宽22米,两边各有一条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三道机动车道,其中一条为可变车道,根据车流可以变向。主桥55.6米,一跨过河。于2012年12月竣工通车。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7.西康路桥,北岸为光复西路,南岸为西康路。1981年前,这里只有渡口,名“小沙渡”。桥为重力式桩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长48米、宽4.4米,一跨过河。行人由桥侧台阶上下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8.镇坪路桥,北岸通镇坪路,南岸接常德路。镇坪路桥是市路政局于2007年开始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桥,桥的引桥很长,总长为660米,共五跨,过苏州河为一跨,跨度47米,主桥宽25.6米。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19.宝成桥岸接光复西路,南岸通叶家宅路。因为是人行桥,也不与马路主干道直接相连1931年,为方便工人,崇信纱厂出资在此建造五孔木桥。宝成桥是苏州河上唯一的一座双曲拱梁人行桥。为迎接世博会的召开,普陀区市政对其进行景观改造,改建后的宝成桥,桥身整体采用宫廷黄色,桥的两头增添了四根希腊古典艾奥尼式艺术灯柱,在竖向立面上改善了双曲拱桥的单一特点,成为了人们视觉中的焦点。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20.武宁路桥,南北岸连接上海西北的交通主干道武宁路。武宁路桥始建于1956年桥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桩基、空腹式桥墩和重力式桥台结构,上部为单悬臂梁及挂孔钢板梁联合结构。2001年利用老桥墩再次拓宽,仍为三孔,跨河一孔47米,两边孔距增加到28米,宽度增加到39米。2008年起对桥梁进行景观改造工程,借鉴了法国巴黎塞纳河上“亚历山大三世桥”的灵感,使武宁路桥成为上海首次用主题雕塑进行装饰的桥梁,十分壮观。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21.曹杨路桥,北岸连曹杨路,南岸通江苏北路。曹杨路桥始建于1928年的木桥,1976年,市路政局在东桥位置建造市区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型连续梁桥,1980年竣工通车。桥长323.8米,一跨过河,主跨46米,桥宽20米。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22.华政桥这是苏州河上唯一用单位名称命名的桥,它连接了学校苏州河两岸的校区。1934年,建造了一座木桥,名“校园桥”1980年,建造钢筋混凝土人行桥,长44米,一跨过河,宽4.3米。2009年,改名“华政桥”。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23.凯旋路桥,这里有关系紧密的两座桥,凯旋路桥在轨道交通桥的东侧,即下游处,岸通凯旋北路,岸接凯旋路
24.轨道交通桥在凯旋路桥西侧1997年根据城市规划,此处让位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于是,此处便开始建造凯旋路桥和轨道交通桥,2000年建成现运行轨交3号线、4号线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25. 中山西路3号桥两座需要放在一起介绍的桥梁,尽管它们的历史长短不一。中山西路3号桥,初建于1930年木桥。1960年,中山环路拓宽改造时,建造钢筋混凝土桩基、双悬臂T型梁桥,三孔,长87.54米、宽28.1米,一跨过河,载重20吨。

26.内环线苏州河桥1993年上海启动内环线一期工程所以内环线苏州河桥也就与中山西路3号桥同一处跨河了。两桥于1994年竣工。重建的中山西路3号桥分为内圈、外圈两桥(俗称东桥、西桥),3号桥一跨过河,内圈宽18.5米,外圈宽15.75米。内环线苏州河桥建造在3号桥内圈与外圈的中间,高于左右两桥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27. 强家角桥是苏州河西段的开始,是座人行桥,岸上下于光复西路,南岸上下于万航渡路。桥长51米,一跨过河,宽5.5米“强家角”原是个村名,村庄在苏州河右岸。清末民初,为方便农民到对岸耕作和两岸居民来往,村里设了义渡性质的渡口。1997年12月16日,强家角桥竣工,最后一班轮渡从左岸驶往右岸,宣告苏州河最后一个渡口结束历史使命。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28.古北路桥岸通大渡河路,岸接古北路1985年市政局在此建钢筋混凝土桩基、钢架结构梁人行桥“大渡河路桥”。2004年建新桥。新桥为双幅桥,即两桥平行过河,中间间隔1米,每幅桥面宽16米该桥引桥很长,所以桥长735米,过河及两岸道路的一跨有70米。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29.泸定路桥 泸定路桥建成于2010年2月,系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桥很长,有491米,共15跨,从岸威宁路天山路交叉口起,跨过长宁路、苏州河、光复西路,到岸泸定路云岭东路交叉口,跨过苏州河一跨为57米,跨过长宁路和光复西路的跨径均为43米,桥宽27.1米

[转载]【徒步上海】苏州河上的桥

30.真北路桥,这里又是两座桥了,画面上前面高耸的是中环立交桥(东),后面高架的是中环立交桥(西),中间拱形管道架之间的是真北路桥。真北路桥的前身,是1932年辟筑真北路时建的木桥,1964年,拆除木桥建造钢筋混凝土桩基、单悬臂梁桥,桥长80米,宽13米

31.中环立交桥2000年上海建设中环路,真北路桥结合中环路进行系统性改造。中环立交桥是车辆上下中环路的匝道桥,一条跨过真北路桥架在桥东过河,一条架在真北路桥西侧过河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