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 沈慈勇
感言,我的理解是对经历过、体验了的事情用真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010年12月,我有幸参加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感受深刻的比赛项目就是片段教学比赛。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动态实施教学步骤与过程,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因而,片段教学比赛能够充分考核一名教师教学的专业水平、能力水准和学科素养。
此次片段教学比赛要求:“根据比赛指定的片段教学内容(根据编写的教学设计),面对评委进行15分钟的课堂教学。”比赛不涉及实验操作!不使用多媒体设备!此次片段教学比赛是专家评委指定的节选片段,面对专家评委的虚拟课堂教学。片段教学不同于“教学片段”,不同于“说课”。虚拟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片段的教学内容,课堂必须要有清晰而又完整的教学步骤和实施过程。限时15分钟,教师必须注意调控时间、把握节奏,并完成教学任务。
片段教学,教师讲台上短短15分钟,是无数次的千锤百炼和许许多多的教学经验融合与智慧的结晶。赛前,我经过多次相应地进行虚拟课堂教学模拟训练,首要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有效掌控教学时间和教学节奏。其次是达成自身素质以及多年来对教学思考与体会能够充分展现出来。
第一,突破教材,用教材教,设计学具,用学具学。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始即是成功一半。教学成效大小取决于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等基本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系统。良好的教学过程呈现出教学主线脉络分明,教学结构层次清晰,教学重点集中突出,教学难点化解突破。片段教学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精心做好片段教学设计,即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片段教学课题“农业地域的形成”,关键是设计农业区位因素怎样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形成农业生产地区。
从心理学本质和认知学习主义理论上说,有效的学习习惯、方法和过程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即教与学要“以生为本”。教师教学成效的关键是教师心中、眼中、脑中有学生。课堂教学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教师的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活动时间。这就要求教学设计是“有问题性的”、“有操作性的”学习过程。问题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交流协商学习机会;学具可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和体验学习,并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过程。在片段教学课题“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中,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二分二至日的北半球昼长分布图”,完成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情况表的基础上,利用课本、硬纸片、签字笔设计学具,引导学生探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http://s10/middle/7a9d10cax9fe773050029&690
第二,教学预设,问题导学,互动对话,课堂生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非问不明”。教学的开始就是基于问题或者是基于思考。教学过程应当有足够的师生互动对话过程。片段教学需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例题、习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基于问题的学习,一方面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沿着教学预设方向进行;另一方面利于师生双方质疑、问诘、释疑、解惑等互动对话,产生课堂创造性新收获。著名特级教师张人利说过:教学的关键在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基于问题激发下的学生“相异构想”。可见,教学是一种过程,一种对于问题思考与认识的过程,一种师生、生生对话与沟通的过程。因此,片段教学必须是基于问题的教学,预设问题,问题导学。教师必须深入分析可采用的教学资源,设计出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方式,课堂上全面激发学生正确与错误的“相异构想”,不断生成正确观点。
在片段教学课题“农业地域形成”中,教师根据“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材料,设计两个讨论学习问题:一是从自然条件分析兰州种植白兰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二是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对话,深入认识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及其改造利用深刻影响到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
第三,发现启发,展现过程,合作建构,形成体系。
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取决于过程与方法的科学。片段教学要达成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目标,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个体可以突出发现学习,启发教学;群体应当倡导合作学习,建构教学。教学需要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有的学生发现新问题,有的学生提出新观点;有的知识是群体感知,有的问题是个体解决,最终他们合作建构,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因此,片段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或发现、或启发、或探究、或合作、或建构,优化组合不同的教学策略或手段方法。其中,片段教学课题“安溪凤城镇河段河流地貌的形成”,在晋江安溪凤城镇河段的卫星影像图上,提出“河流地貌类型?河道特征?水流特征?”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弯道环流,进而探讨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现象;凹岸和凸岸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上突出了问题的发现以及问题的递进与关联,形成支架式教学策略,同时把学生个体发现,教师板图启示,群体合作建构安溪凤城镇河段河流地貌形成的相关知识体系。
http://s14/middle/7a9d10cax9fe783a7f51d&690
第四,师生关注,教材地图,媒体展示,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离不开一切教学媒体资源,包括教材、地图、多媒体、学生作业等等。各种教学媒体在学习过程发挥着不同功能和效益。比如,教师对概念或技能提供示范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推理,给学生产生正确操作的功效。可以说,科学运用教学媒体资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细节。而这个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败。片段教学教师关注媒体资源的运用应当注意两个细节:一是选择用哪些媒体资源?二是怎么用好这些媒体资源?作为自然科学学科的地理学本身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地理片段教学必须用好学生手中的教材以及地图册,有目的展开读书和读图活动,获取重要地理信息,这是发现地理问题以及解答地理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地理教学必须关注媒体资源的运用手段与方式,运用教室的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展现与指导各种地图和信息材料,展现与点评课堂学生学习活动成果——完成课堂学案的情况,起到修正错误点,发现新观点,在合作意义上建构知识体系。片段教学课题“农业地域的形成”,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澳大利亚气温、降水、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小麦-牧羊带的农业生产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而运用实物投影仪展播与点评学生完成的课堂学案(如自然因素的气候温暖湿润;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提供灌溉水源等)。
第五,地理板图,直观演示,思维导图,贯穿联系。
一个板书很好的教师能够让学生记住一辈子(老师的字和老师的课)。板书是课堂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用好黑板板书是片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课堂黑板板书是程序式的纲要信息,教师要处理好主板书和副板书,主、副板书的呈现按课堂教学的顺序进行。强化学生能力要求的情况下,课堂黑板板书可以是结构化的思维导图,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出现,教师要处理好知识点和思维链,按课堂教学的顺序呈现出一个个知识点,并随着教学进程形成知识点之间的思维联系或逻辑关系。
片段教学板书一是要突出学科特点和内容要求。二是要注意板书与讲解相结合。“先写后讲”、“先讲后写”、“边讲边写”综合使用:先写后讲起到引导作用,可以带领学生去追循教师的思路。先讲后写起总结作用,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边讲边写起到控制作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教材、教师思路和学生思路合拍共振。“农业地域的形成”片段教学的黑板板书,采取思维导图形式,教学过程展示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综合作用,形成农业生产地区,即农业地域的形成。
http://s6/middle/7a9d10cax9fe778c9f765&690
从此次赛前、赛后的体验,我对片段教学总结五条感受:一是创造性地整合教材教学内容,用教材教;二是设计足够师生互动对话过程,问题导学;三是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方法策略,意义建构;四是科学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资源,获取信息;五是合理运用黑板板书板图板画,思维联系。通过片段教学教师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课程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最后,我最想表白自己的观点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当把片段教学及其教学设计作为教师队伍岗位练兵经常性、基础性的手段,用务实的行动响应《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