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事要管
老康是从部队转业,在建设银行退休的老干部。过“五一”节,孩子们过来团聚改善,吃了两顿好饭。都回单位上班去了。老康想到近郊路边田埂採挖些野菜,改改口味,也好散散心。他拿了一个编织袋,一把种花用的小铲,就徒步轻装地出发了。为了走近路,他走小街穿小巷,正从一个国营单位的后门边经过。该单位是个有百十人的处级单位,是个人人羡慕,欲调入的好单位。后门边一个原烧火间,改作杂库房,放厨房清理淘汰杂物。如剩饭菜、泔水,摘扔的烂菜叶子。定时让近郊的养猪农户拉走。小库房,开着门,锁挂着未锁。老康好奇地朝里看了看,墙角就地堆了一堆起了黑斑的大馒头,一串串连在一起没一点破相的大包子,还有一卷子大烙饼。老康十分震惊,这是刚过完节,吃不了,无情的丢弃。喊了几声,没人。老康索性抽出两张饼,拿了八个连在一起的大包子,装进编织袋。离开了小库房。
老康无心再去挖野菜了。他回想起自己在部队当连长时,工程兵搞国防工程建设,战士劳动强度很大。那正是国家困难时期,部队按标准供应口粮。连队伙食计口下粮,分餐制。要保证辛苦的战士吃饱吃好是干部很难的头等大事。连队号召干部战士用课余工余时间在驻地、工地不毛闲处开小片荒,种瓜菜,补贴连队伙食。一次老康从工地下班,顺便看了一下连队买菜用的小毛驴。发现驴棚桶内有熟大米饭,他立刻命令司务长、炊事班长跑步到驴棚来,他提着桶质问他们是怎么回事?炊事班长红着脸说:“毛驴有病了,不大吃草,拉车无力,我心疼毛驴,就喂了点大米饭。”老康听后厉声喝道:“你心疼毛驴,可以加点饲料调养。我们的战士辛苦不辛苦?吃大米分餐制,他们能吃饱吗?你心疼不心疼?你家庭什么出身?是地主还是富农?父母老人看到你拿大米喂毛驴能答应你嘛?”炊事班长吓得腿打颤。老康连长指示司务长,炊事班要开会讨论,今后如何珍惜粮米,厉行节约,要订个措施。
老康想到这里,自己现在是已退休,无职无权,又不是自己的单位。能管不能管?回到家里,他和老伴进一步验证了,饼和牛肉包子还未坏,未变质。从爱惜粮食出发,挽救小库房其他未变质食物被扔掉的命运。他为了爱惜粮食,不管后果如何,下决心管一管这桩事。老康立即带着编织袋正门进了此单位。直找书记。书记办公室,刚有几个人谈完事。年轻的书记客气地和他握了手。他自报了家门。直接了当地把编织袋的饼和包子拿出来。简要地述说了小库房所见。建议书记立刻查看,采取措施,人人节约惜粮。书记给他倒的茶水,他一口未喝,起身告辞。并讲明没告诉其他任何人。相信书记一定会抓好!书记给他打了个标准的军礼,他也还了一个军礼。心照不宣,都是“老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