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型名词解释我已经写了好些了,有些是很重要的,有些是需要了解的,技多不压身嘛!今天讲讲两个名词,在评估3D图时可参考之,有时很重要!比如我们现在的液晶显示器和电视的塑胶外壳都开始薄壁化,那么流长比这个就很重要了
流长比
流长比即指塑料流动的长度(L)与成品厚度(t)之比。塑料在模穴中的流长比应小于物性表之数值,否则会有充填不良的现象。模温、料温高,模穴抛光度佳时,流长比值可取高(上限)
一些常用塑料的L/T最大值:GPPS
240 HIPS
220
PP、PE
240 POM
200
ABS
190 PC
130
塑料在模穴中的流动性和粘度有密切关系,粘度越低,流动性越佳,当然流动的距离也越长。流动的距离越长,阻力越大,越不易流动,成品的厚度越薄,流动阻力也相对提高,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
http://s10/bmiddle/7a977892nbdfde6267459&690
迟滞效应
迟滞效应(hesitation)或迟滞痕迹,是因为溶胶流经肉厚变化区域造成的饿流动停滞的一种现象。它会导致rib缺料、外观包风这些不良。当熔胶射入厚度变化的模穴,一般会往厚度较厚或阻力较小的区域充填,结果会使薄壁区域等阻力较大的区域流动停滞,直到薄区以外部分都实现充填,停滞的熔胶才持续流动。但是,停滞太久的熔胶可能会在停滞处先行凝固,当凝固的熔胶被推到塑件表面就会产生迟滞痕迹,或是凝固的熔胶在rib里推不动造成缺料
http://s12/middle/7a977892nbdfe003c279b&690
迟滞效应可以经过变更塑件肉厚或改变浇口位置而改善。微调成型条件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向。说明如下:
1.变更塑件设计:减少塑件肉厚变化
2.变更模具设计:浇口位置远离肉厚突然变化区域或薄壁区域,可使迟滞效应延后发生或较短时间内停止
3.调整成型条件:提高溶胶温度或提高充填速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