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动管理型基金和被动管理型基金的比较

(2014-05-05 17:30:04)
分类: 证券随笔

被动管理型基金(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型基金孰优孰劣,一直争议较大,双方各有道理。

美国指数基金是比较成熟的,相比积极管理型基金,在长期投资中,指数基金的回报率较高,同时波动风险较低。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美国股市是半强有效市场,大多数时间内股票价格能及时反映价值,这样价格被低估的价值投资机会较少,战胜市场平均收益的难度较大。自2008年向前50年,美国标普500指数相比积极管理型基金的优势如下:

5年1.1%,10年-0.4%, 15年1.6%, 20年1.8%, 50年1.2%

2、  美国投资者较成熟且结构稳定,机构投资者占较大比重,散户较少。这样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很难超越自己。换句话讲,因为机构投资者占绝对权重,它们的收益率和市场的收益率相差不多,会有一部分基金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率,但总会有另一部分会落后于市场,两者相抵消。如同人不能提起自己一样。

3、  美国已从周期性的工业社会过渡到非周期性的商业服务社会,自1982年,美国股市走出长达20余年的长牛走势,也助推了指数基金的优势。

4、  美国指数基金的成本费用在0.2-0.5%之间,相比积极型管理基金(2%以上)成本优势很大。

那么国内指数基金和积极管理型基金相比又如何呢?按过往12年(2002-2013)的数据,积极管理型基金大幅跑赢指数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差额达到20%。如此大的差距,原因在于,上述4点指数基金在美国的优势,放在中国股票市场仍然基础不牢,优势不大。

1、  中国股票市场仍未半弱有效市场,对于小盘股票更是弱有效市场。股票价格被高估或低估的情况多有发生,作为专业投资者,基金公司战胜市场指数难度较小,过往12年股票型基金累计盈利涨幅333.85%,沪深300涨幅为76.18%,年化对比为27.82%和6.34%。

2、  中国投资者结构中,散户仍占较大比例,机构作为专业投资者相对散户有更大的资源优势,战胜散户即战胜市场的难度较小。

3、  中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周期波动明显,同时又面临转型,很难走出长牛走势,也不利于指数基金的上涨。

4、  从基金成本看,国内指数基金管理成本在0.6-1.0%之间,且有申购赎回费用1.1-1.5%。相比国内积极管理型基金,成本优势不明显,总体大约在1-1.5%之间。

总体看,美国股票市场有效,投资者成熟且结构合理,战胜市场的难度大且幅度有限。指数基金成本优势为1.5-2%之间,而指数基金相比积极管理型基金的优势也在1.5-2%之间。这说明即使积极管理型基金投资收益优于市场平均水平,那也被积极型基金的高成本说抵消了。何况再考虑其波动的风险性,从长期考虑,指数基金应是不错的选择。

而中国股票市场弱有效,投资者不成熟,且结构不合理,积极管理型基金收益要远大与指数型基金。过去12年,前者要高于后者21.48%,足以覆盖国内指数基金1-1.5%的成本优势。

因此,从目前看国内积极管理型基金仍有明显的优势,但指数基金会是一种方向,待国内市场成熟,投资者结构改善,费率差额合理,指数基金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此外,国内一些定制的价值指数基金有兼顾指数费用低和积极管理的双重优点,如中证腾安100,值得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