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净率PB对可转债的影响
(2012-11-22 11:36: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交易制度 |
在可转债投资中,转股价始终是个很重要的参数,称之为“定盘星”。转股价和正股价的比价关系,始终是转债价格的价值中枢。正股价比转股价越高,转债价格越高;反之则不尽然,因为转股价可以虚高而不下调——可能没有进入回售期,或者还没有触及回售触发价。在这种情况下,考量转债能否实现转股的可能性,就要用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来代替转股价进行思考。(下述全文转述安道全博文)
因此,类似博汇、新钢、中海等这些已经跌破净资产的转债,在当前情况下是不能再下调转股价的了。(除非业绩改善,股价重上净资产,或者下期审计净资产更低。)跌破净资产的后果是:转股价不能再下调,但股价却可能跌跌不休,离转股价或净资产越来越远。本来,别家股价只要上涨30%、40%就能转股,它则必须上涨50%甚至100%才能转股,难度可想而知是加大了,期权价值自然也降低了,体现在转债价格上就是会跌得比较低。
投桃报李,市场因此也给出了相应的“有效价格”——低于90元。无它,一个近期无望转股的转债,只能短期当做债券来做,而中海转债的年化不过4~5%,与一般债券看齐。所以,便宜不是没有道理的。
PB < 1,意味着跌破净资产,所以,净资产是下调转股价的极限,就像水面一样。在水面以上很高处,公司可以“天高任鸟飞”(如历史上的锡业、安泰、海化、龙盛等);在水面附近,公司可以“海阔凭鱼跃”(海马、重工等大多数转债);一旦进了水面以下,基本就是“泥潭不可拉”了,现在的唐钢、新钢,就是活生生的样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