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的区别
(2012-05-18 15:30: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基本面分析 |
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
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制造业PMI最早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体系现包含新订单、产量、雇员、供应商配送、库存、价格、积压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等商业活动指标。以上各项指标指数基于对样本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合成得出,再对生产、新订单、雇员、供应商配送与库存五项类指标加权计算得到制造业PMI综合指数。服务业PMI指标体系则包括:商业活动、投入品价格指数、费用水平、雇员、未来商业活动预期等指数,但因其建立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综合指数。 PMI每项指标均反映了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调查采用非定量的问卷形式,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只需做出定性的判断,在(比上月)上升、不变或下降三种答案中选择一种。进行综合汇总就是统计各类答案的百分比,通过各指标的动态变化来反映经济活动所处的周期状态。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商业报告分别于每月第一个和第三个工作日发布,时间上大大超前于政府其他部门的统计报告,所选的指标又具有先导性,所以PMI已成为监测经济运行的及时、可靠的先行指标,得到政府、商界与广大经济学家、预测专家的普遍认同。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主要反映的是不同行业,不是重复的指标。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包括:
01 农副食品加工业
02 食品制造业
03 饮料制造业
04 烟草制品业
05 纺织业
0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7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08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9 家具制造业
10 造纸及纸制品业
11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2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5 医药制造业
16 化学纤维制造业
17 橡胶制品业
18 塑料制品业
1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2 金属制品业
23 通用设备制造业
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2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9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我国非制造业PMI调查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参考了美国做法,共有10项指数构成: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存货、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但同美国不同的是,我们没有进口指数,因为我们在前期的调研中,绝大多数企业反映没有进口活动。另外,我们参考国际上相关研究机构的做法,增加了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和收费价格指数。指标的选取,既适应了同国际接轨的要求,也兼顾了中国的国情,做到了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非制造业,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分为1、农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料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等五大实物商品生产部门)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个产业部门。即,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批发和零售业
4、住宿和餐饮业
5、金融业
6、房地产业
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1、教育
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5、国际组织。
服务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基本区别是,服务业生产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
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在日常应用上是有区别的。一般地,通过国民经济具体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来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服务业”;通过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层次如第一次产业(简称第一产业,下同)、第二产业等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第三产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