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综合训练
(2021-01-04 20:31:03)
标签:
语文资料 |
分类: 高考试题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起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论御史失职,为台臣所阻,再投劾归。基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
方国珍起海上,掠郡县,有司不能制。行省复辟基为元帅府都事。基议筑庆元诸城以逼贼,国珍气沮。及左丞帖里帖木儿招谕国珍,基言方氏兄弟首乱,不诛无以惩后。国珍惧,厚赂基。基不受。国珍乃使人浮海至京,贿用事者。遂诏抚国珍,授以官,而责基擅威福,羁管绍兴,方氏遂愈横。亡何,山寇蜂起,行省复辟基剿捕。经略使李国凤上其功,执政以方氏故抑之,授总管府判,不与兵事,基遂弃官还青田。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日牧竖耳奉之何为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太祖问征取计,基曰:“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太租数以书即家访军国事,基条答悉中机宜。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军卫法。帝幸汴粱,基与左丞相(李)善长居守。基谓宋、元宽纵失天下,今宜肃纪纲。令御史纠劾无所避,宿卫宦侍有过者,皆启皇太子置之法,人惮其严。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暱之,请缓其狱。基不听,驰奏。报可。方祈雨,即斩之。
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B.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C.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D.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行省,元代在京师附近地区外,普遍分设的中央政务机构,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B.辟,与“征”同为汉代擢用人才的制度,官府征召称为“征”,皇帝征召称为“辟”。
C.经略使,即经略安抚使,唐朝始设,元时也作宣慰使、宣抚使,为“路”的行政长官。
D.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基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刘基在为官初期就已有了清廉正直的声望,在检举失职的御史被台臣阻挠后,又再次上书弹劾该御史。
B.刘基嫉恶如仇,力主剿匪。刘基在担任元帅府都事的时候,极力主张剿灭匪患,诛杀匪首方氏兄弟,却被用事者斥责而拘禁管束。
C.刘基博览群书,足智多谋。刘基精于象纬之学,为朱元璋制订了统一天下战略方针,被朱元璋任为心腹,将其比作汉代谋臣张良。
D.刘基整肃纪纲,执法严明。太祖即位后,刘基上奏制定军卫法;为严肃纪纲,下令御史检举弹劾无所回避,将违法者上奏皇太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祖数以书即家访军国事,基条答悉中机宜。(4分)
(2)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暖之,请缓其狱。(4分)
14.请简述方国珍两次行贿的效果并简析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哭刘尚书梦得
白居易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问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注】梦得:刘禹锡字“梦得”,死后追赠户部尚书。自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知丘:孔子曰“后世知丘者《春秋》”;自居易自注:“《春秋》之旨微而婉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点明自己和刘禹锡是诗坛相提并论的名人,虽有自夸之意,却不令人反感。
B.“绸缪”表现了朋友间的情意殷勤,“百年交分”则更表现出二人友情的终生不渝。
C.第三句写诗人与刘禹锡有着同样的贫困与病痛,字里行间含有委屈与不平之意。
D.尾联说一代诗豪刘禹锡虽然去世了,但不久的将来,作者将在地下与之重逢欢聚。
16.诗歌颈联意蕴深刻,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杜甫的《登高》中,,两句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2)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两句,以月作比,说明世间事物变和不变的规律。
(3)庠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上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想要“”,结果却“”的旧典,咏叹南宋张浚北伐兵败的近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图表和文字,完成18~20题。
车在蔚蓝的天空下行驶,夏初的葳蕤袒露在阔野上,故乡大地一派生机。看呵,绿树含烟,鸥鸟翩翩;田畴如毯,麦浪绵绵。目力所及,!
往田垄深处走去,小麦的清香和着土地的芬芳沁人心脾。极目远眺,一块块麦田密如缄毡,棋盘般整齐,像是心灵手巧的裁缝修剪过一样。微风吹过,麦叶沙沙作响,麦浪起起伏伏,绸缎般绵延向远方。身前身后,一株株青绿色的麦秆,叶片修长挺拔;一粒粒鼓胀饱满的麦粒,密密匝匝,结成小穗。每穗有多少颗麦粒就有多少根麦芒,像战士紧握的钢枪。而此时最容易让人遗忘的是那些不起眼的麦花。,麦花极简约、板朴素,它们摒弃了花瓣,没有明艳的色彩,只是袒露着雄蕊和雌蕊,半悬半挂在麦穗上,翘首期盼“风煤”的撮合,将“良缘”化为金黄的丰收。
布谷——布谷——在一阵清脆的布谷声中,我缓过神来。哦,望着眼前这片哺育我长大的土地,我恍然想到,这布谷鸟啼落的可是满地跳跃闪烁的碎金子!麦浪滚滚,故土情深。有泥土般厚重的自信,有麦穗一样饱满的情怀,脚踏实地向前走,我们生命的原野会愈发蓬勃粲然!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喻、对比、夸张
C.比喻、比拟、对偶
19.请在文中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处是整齐的麦田,微风吹起阵阵麦浪。”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更好,为什么?(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在内,我国目前各类慢性病患者约3亿左右,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占据了大量医疗资源。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能解决患者管理的时空限制,对患者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基于监测数据显示,可穿戴设备能够自动预警,提醒存在健康风险的患者及时就诊,避免严重并发症,有效降低患者支付的费用和就诊花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