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与位置”导写(转载)
(2013-12-15 14:50:00)
标签:
教学资料教育 |
分类: 作文 |
“行为与位置”导写(转载)
第一部分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解读】
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材料从飞机及机场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问题具有思辨性。
“行为”词典解释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活动”,写作时,“行为”可以引申,可以具体化,如“勤奋苦读”是行为,“踏实苦干”是行为,“执着追求”是行为,“在困难面前毫不屈服”是行为;反之,“懈怠懒散”是行为,“萎靡不振”“自暴自弃”亦是行为。“位置” 词典解释为“(1)所在或所占的地方;(2)地位。”从材料中看,正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所以他们分别处于“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由此,写作时,“位置”可以理解为人的社会地位、人的生命价值以及社会的评价等等。
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行为影响了位置
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
二、位置影响了行为
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为,正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三、从辩证的角度考虑,位置与行为具有相互影响。
所选立意属于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都是切合题意的较佳立意;如果所写内容只涉及“行为”或“位置” 的一个方面,却没有涉及“行为”“位置”的关系的,属于基本合题;如果所写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另起炉灶的,则属于跑题。
【评分细则】
总体 得分 |
内容(20) |
表达(20) |
发展(20) |
|||||
立意 |
选材 |
情感 |
文体 |
结构 |
语言 |
书写 |
1.立意深刻,有启发性;2.感情真挚动人;3.材料新鲜、丰富;4.构思新巧;5.句式灵活,富有文采;6.文字富有意蕴;7.有个性特征。 (具其一点即可加分) |
|
一类 60—53 |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
典型 新颖 |
真挚 |
文体 鲜明 |
严谨 |
流畅 优美 |
工整 |
|
二类 52—43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
充分 得当 |
真实 |
文体 明确 |
完整 |
流利 通顺 |
清楚 |
|
三类 42—36 |
基本合题 基本明确 |
单薄 平淡 |
不实 |
基本 清楚 |
残缺 |
基本 通顺 |
潦草 |
|
四类 35—0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 |
空洞 无物 |
虚假 |
模糊 不清 |
混乱 |
语病 较多 |
难辨 |
【具体要求】
一、关于议论类文章
1.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说理表达基本过关、观点基本突出、材料基本充实的议论类文章,可以按45—47分档次赋分。
2.凡在“三基本”的某一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可以提高一个档次,依次类推。
3.对于借助随笔、杂感甚至杂文样式表达思想阐发主张的议论类文章,要反复审读,谨慎赋分。凡那些能够做到思想深刻、议论语言纵横捭阖的特别优秀的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凡那些只会借助随笔或杂文写作形式,而思想苍白、议论平淡、缺乏层次的文章,不能误判高分,而只能按一般议论类的文章标准去如实赋分。
4.由于多数议论类文章偏于简单举例且用例较多,因此,凡有如下情景即可视为有亮点,可以在52分向上判:(1)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作论据的;(2)所用事例材料有论证层次,每一例都能显示一个小论点或层层递进的。
二、关于记叙类文章
1.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叙述表达基本过关、主题基本突出、情节基本完整的记叙类文章,可以按45—47分档次赋分。
2.凡在表达或主题或故事情节等某一个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可以提高一个档次,依次类推。凡在某个方面达到优秀级别的,或者构思精巧,或者形象丰满,或者意境深远,或者很有个性,或者语言很见功力,可以按53分向上赋分,最优秀的可以打到58分。
3.凡在“三基本”水准向下的文章,也应该依据其表达、主题、情节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属于较差的级别的,依次向下浮动。凡在某一个方面属于很差级别的,则应该在42分向下浮动。
4.通篇记人叙事或编述故事,与材料无关的,视为不着边际的跑题文章处理,赋分在36分以下,如果无法判定,可提交组长处理。
5.考虑到多数记叙文章故事情节简单、缺少内涵,应将考察重点放在如下方面:有机智的构思,有生动的人物,有引人注目的“故事”,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令人思考的“余味”。这样的优秀文章,可以从53分向上给分。
三、注意事项
1.整体上,采用分项评价整体给分的评分方法。也就是说,在阅卷赋分时要从立意、内容、语言、文体或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项全面考虑,但最后提交的是一个总体分值。
2.注意文体意识。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2/3;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2/3。否则,视为文体不明,42分以下。
3.凡写成其它文体的,只要不是诗歌,正常评分。违背命题要求,写成诗歌的,上限不得超过5分。
4.字数不足,要扣分。少50字扣1—2分。不足600字,36分以下;不足400字,20分以下。
5.缺题目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
6.确认抄袭,经核查2/3以上文字与已发表作品或与试题前面的现代文雷同,最高不超过20分。
【基本比例】
分 |
比 |
52分以上 |
5% |
48—51分 |
20% |
45—47分 |
60% |
42—44分 |
10% |
41分以下 |
5% |
宗旨:
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在此基础上,以鼓励为主,敢打高分,一般的45—47分,精彩的可打到58分,拉开差距。
第二部分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这次作文,80%左右的同学确定的第一种立意,即“行为影响了位置”,如,行为之花浇灌位置之果,以我之行追我之梦。在此基础上,能根据所供材料的引导,运用古今中外的事实及道理论据,论证观点。一些佳作或自我鼓励,或激发斗志,或发人深思,使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学生作文的进步。
大多考生能根据自身能力合理选择文体。本次作文大多为议论文,也有少量的叙事性文章,小小说、寓言故事,书信等亦有所见。有的以巧妙构思见长,有的以语言取胜。很多同学在议论时注意到了并列式、递进式的结构安排,文章层次清晰,脉络清楚。但遗憾的是,叙事类文章中未发现精彩之作。
二、发现的一些问题
1.审题不清,偏题、跑题现象频频出现。
虽然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次的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偏题、跑题者频频出现。有的同学偷换概念,探讨“习惯”“态度”的重要性;有的同学抓取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如“读书”“玩游戏”等,立马联系平时训练过的作文抛开材料乱写一通,大谈读书的重要性、玩游戏的危害;有的同学的文章与材料毫无关系。试想,如此的立意怎么能得到一个理想的分数?
这提醒我们在平常训练中必须强化审题意识,要求学生写作文时开头结尾必须点题,主体部分要围绕中心分析事例,再点中心关键词,文章要多次点出体现中心的关键词,别管你运用的是怎样的事例,在考场上死拉应拽也要往中心上扣。
2.材料缺少有效积累,缺乏联系现实、联系自我的意识。
有的同学缺少材料,就把题目中的现象反复抄写,空发议论;有的材料虽好,但常常雷同;有的引用不够准确,有的违背常理,有的张冠李戴,有的不分褒贬。如:柳宗元的侄儿方仲永;爱迪生发明电灯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李白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大部分学生缺少“联”的环节,在材料的罗列之后,直接结尾,缺乏联系现实、联系自我的意识,导致文章缺少真情实感,平淡无奇。
3.书写潦草者,成绩也会很“潦草”
书写很重要,扫描卷比平常的答题纸在字体的要求上更高,字迹一定要清楚,字不宜太大或太小,千万不要连笔,更不能潦草。
在阅卷试评(不求数量,只求质量时)的初始阶段书写影响不是太大,只要能看清,即使字体不太好看,书写不太认真,老师都会很认真地读完作文,打一个合理的分数。
但是大多数的同学的试卷都是在老师提速、疲惫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工整美观的作文会使老师眼前一亮,并会为之振奋,为之喜悦,为之产生偏爱。所以,调动老师批阅兴趣的关键之一就是书写,要使自己的作文博得老师的赏识和赞美,就必须具备书写的“形体魅力”,以漂亮流利的书写引起老师的关注。这样,学生的作文才有可能不受“委屈”,不被误判,得到较高的分数。当然,书写潦草、卷面混乱不清的作文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部分
高考作文被称为天下第一题,60分,那么,我们将要为作文做哪些准备?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带着半成品进考场”呢?
一、锤炼思想,注重积累
所谓
二、因人施教,进行分层分项训练。
客观地说,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而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较少考虑这种差异性;事实上,对大家提出同样的期望是不现实的,若能根据他们的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结合分项训练,不搞一刀切,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三、强化意识,做好相应的具体工作。
审题意识。一位高考阅卷组长说,作文好比做一道菜,原料是一条鱼,你可以红烧,可以清蒸,可以酱焖,但是你不能把鱼换成别的,否则做得再好也是失败的。确保作文不偏题,才能保证基本分。
文体意识。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一旦选定文体,写出来的作文就得符合该文体的写作要求。通俗地讲,就是写什么像什么。
语言意识。掌握几种好的语言表达模式,比如反问句、排比句、对偶句等等,在作文中的一些重要部位如篇首篇末灵活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增加作文的文采。
卷面意识。字迹不清,随意涂改,会极大地降低作文成绩,即使写得好也没有人愿意看。向书写要分数而不能因书写失分数的道理,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很多考生至今不明白。另外,作文不写题目,字数明显不足,错别字太多,这些硬伤都是作文的杀手。
精品意识。指导每个学生认真修改自己写过的最好的一篇作文。通过对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要素的反复修改,逐步提升,深入领会作文要领,实现一次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