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汉语中“盗”与“贼”的区别

(2013-03-29 11:31:46)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二语文

古汉语中“盗”与“贼”的区别

现代汉语中,把偷东西的称为“贼”,抢东西的称为“盗”(强盗);古代汉语中,把偷东西的称为“盗”,抢东西的称为“贼”,也称为“盗”。 如《荀子儒效》:“故人无师无法,而知 (智)则为盗,勇则为贼。”可见盗是偷窃的,贼是抢劫的。

这一点可以从古汉语中的《说文解字》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贼,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本义:残害;伤害; 而《说文》上也解释道:“贼,败也。”而盗,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所以它的本义是盗窃,偷东西

古书中的“盗”,相当于今天的偷,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荀子·修身》:“窃货曰盗”。后来又成为古代统治阶级对起义的奴隶或农民的称呼。如“岁凶荒,人饥为盗,河南尤甚”(《旧唐书·黄巢传》)。

“贼”本义为损坏,也可以引申为杀害。《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引申指反上作乱的人或杀人越货的强盗。《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孟子·公孙丑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时年谷不丰,颇有盗贼。”

当堂训练:

1. 残(      )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乏,莫之振救。   《论积贮疏》

2. 杀人者死,伤人及(      )抵罪。                  《史记·高祖本纪》

3.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      )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讨武曌檄》

4.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      )也。                     《赤壁之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