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不是个好儿子》的感悟
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是一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对于现在的高中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从教学的三维目标来看,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应以细节描写作为重点突破口;过程与方法目标应以学生的自主感悟与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为主,注重通过反复阅读来体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与自己的愧疚之情,从而感受至爱亲情。
今天听了李老师的公开课以后,觉得受益匪浅,颇值得自己学习反思。
第一个环节,课堂的导入环节安排上,李老师先让学生看了一组图片,并且与学生一起朗诵了唐代孟郊的《游子吟》,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发言很踊跃。有的说动物尚有反哺之情,人就更应该尊敬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有的说看了读了后想起了自己的亲人。这样的导入从感性入手,很好的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为下面的课文学习蓄好了势。
第二个环节,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电脑课件),其中有作者简介、字音、词语。这里面比较实在,这些都应该强调一下,为下面的阅读扫清障碍,也为以后的考试内容做了很好的引导。(有口皆碑、委曲求全)
第三个环节展示问题:文章选取了那些生活琐事来表现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
这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其中的浓浓的情意,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很有启发性。果然,四五分钟后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
甲
她并不清楚我在远远的城里干什么,惟一晓得的是我能写字,她说我写字的时候眼睛在不停地眨,就操心我的苦,“世上的字能写完?!”一次一次地阻止我。我从这里读出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疼爱。
师
是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关心你飞的高不高,而只有一个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个人就是你的母亲。
乙
前些年,母亲每次到城里小住,总是为我和孩子缝制过冬的衣物,棉花垫得极厚,总害怕我着冷,结果使我和孩子都穿得像狗熊一样笨拙。这段话让我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爱是质朴的,关怀是一如既往的,特别是“总是”一词更把这种爱体现的淋漓尽致。
丙
她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嫌吃油太多,来人太多,客厅的灯不灭,东西一旧就扔,说:“日子没乡下整端。”
这儿我看到了母亲的节俭、简朴。
还有儿子寄给她的钱,“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她是有钱的,可是“平日太阳暖和的时候,她也去和村里一些老太太们抹花花牌,她们玩的是两分钱一个注儿,每次出门就带两角钱三角钱”也可以看出她是很节俭的。
丁
每年院里的梅李熟了,总摘一些留给我,托人往城里带,没人进城,她一直给我留着,“平爱吃酸果子”,她这话要唠叨好长时间,梅李就留到彻底腐烂了才肯倒去。这里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时时刻刻都挂念着自己的儿子,尽管当时我已经三四十岁了。
师 父母总是舍不得自己吃,总想把它留着给你,你平时有这种感受吗?
生谈感受。
师 请你饱含感情的把这段文字再读一遍,特别注意“平爱吃酸果子”这句话。
(我们应该注意把握每一段文字当中蕴含的情感,并注意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而且有时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反复读,仔细体会。)
戊
从这段话里我读出了母亲的孤独,还有“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母亲呆呆发愣,母亲独自一人在家,她在思念着远方的儿子,在盼望着儿子的归来,但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她的守望渐渐变成了失望。
师
你读出了母亲的孤独与失望,说明你对语言文字有很高的悟性;母亲尽管非常思念儿子,但她有没有让人催儿子回来啊?或打电话告诉儿子自己的思念啊?
生 没有。
师 为什么他没有这样做呢?
生因为他知道儿子有自己的事要做,她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为此分心。这恰恰说明了母爱的伟大。
师你说的非常好,母亲越是这样,自己心中那愧疚之情就越深,越感到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注意及时点拨引导,启发学生。)
己
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了,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这段话里,母亲自己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但她却不放在心上,坚持到城里来看病了的儿子,表现了对儿子的疼爱,并且哭了,她宁肯自己受罪,也绝不愿自己的儿子受一点委屈。
庚
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这段话表现了母亲离开时对儿子的不舍与牵挂。
师老母一百岁,犹念八十儿。母亲在世一天,对儿子的爱就存在一天,而且这种爱是无微不至的。
师 这种不舍与牵挂你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
生 通过“握”“整整”“摸摸”这几个动词体现出来的。
师对,我们要注意动词的运用,法国作家说过,要真正的表现一个人或物,最恰当地表现它的动词只有一个,我们以后的阅读写作中都要注意动词的运用。
师
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找的都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是通过什么事表现出来的?
生回答。母亲对儿子深情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表现出来,使文章血肉饱满,很有感染力。
出示关于细节的课件。
师
我们应注意细节的刻画,通过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前面我们看到作者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浓浓的爱,通篇都是写母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的标题改成“我的母亲”或“母亲”,好不好,为什么?(课件展示)
生不好,因为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母子感情,以及“我”对母亲的爱和歉疚。改了就体现不出来儿子的愧疚与自责、后悔的心情了。
师
哪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愧疚之情呢?同学们找一找。
生
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
师
注意在表现这种自责情感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字应该重读,那些字你认为应该重读呢?
生 再读
注意重读(我不能 但现在反倒 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
(读的感情还是不深刻,不够味,应调动学生平时的情感积累。)
生
作者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你平时对父母的态度怎么样呢?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呢?
生回答。再读“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你对父母的歉意与愧疚表达出来。
生 读。效果很好。
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给我们的是我们永远无法报答的,留给我们的遗憾与愧疚太多太多了,我们再来看作者原文中开头的一段文字(课文中已删去):
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是加油站。
(生齐读)
看来,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笔墨来写母亲对自己的爱呢?
生 讨论回答。
师对了,作者写母爱的伟大是为了衬托自己的愧疚之情,母爱越伟大,自己的愧疚之情就越深,作者就越会感到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
师
作者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那么你认为“我”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儿子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生
不是。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我”企图通过钱来弥补自己的不能奉养母亲的愧疚,他不知道母亲最需要的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精神的养老,所以报答母亲的最好方式就是常回家看看,这一点,我没有做到,所以我不是个好儿子。
生
她最不能忍受我们打骂孩子,孩子不哭,她却哭,和我闹一场后就生气回乡下去。母亲每一次都高高兴兴来,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回去了,我并未思念过她,甚至一年一年的夜里不曾梦着过她。母亲不准我打孩子,而我还是打骂孩子让母亲生气,所以我不是个好儿子。
生
“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我不能理解母亲攒钱是为了我们,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还埋怨母亲,所以我不是个好儿子。
生
老师,我发现“我”母亲的眼睛的了严重疾病,而“我”却没有及时为母亲治疗好眼睛,为她减轻痛苦,所以我不是个好儿子。
生
我认为他是个好儿子。因为“我”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可能时时陪伴在母亲身边只能寄钱给母亲,等到自己出人头地,功成名就,这就是最母亲最好的回报。
生
我也认为他是个好儿子。他虽然说“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其实他心中是有母亲的;他心中若没有了母亲,为什么这么多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都深深刻在作者的心头呢?为什么会在字里行间充满发自肺腑的愧疚之感的呢?所以他是一个好儿子。
师
爱的天平是如此的不对等,我们仿佛一直都在心安理得地接受母亲无尽地付出,理所当然地忽略她眼中的落寞和忧伤,希望天下所有做儿女的都能懂得珍惜学会回报,母亲需要你的只不过是常打个电话,诉诉思念报报平安,常回家看看。
(这里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做出一个明确地回答,哪怕是老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让这个问题的设计有一个落脚点,不是为讨论而讨论。)
(另一位老师这样处理的:这位同学正好为我们做了一个总结。是的,作者是个普通的儿子,有孝心,也有遗憾。但可贵的是他能及时反省。作为一个大作家,他能在众人面前勇敢的喊出“我不是个好儿子”,所以他又不普通。知道自己做的不够,那么,我们相信,他离好儿子也不远了。)
师 同学们这篇文章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回答。从内容与形式回答都可以。
师
同学们,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学习了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最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儿子或好女儿呢?同学们,我们在十几年的生活中,是否曾经让父母伤心、难过呢?你知道你的父母吗?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