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留诗集《大地之脐》(7)
标签:
文化 |
匡文留,当代著名诗人。满族,生于北京,长于大西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记者。现在北京兼职、写作。获“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奖”,首届唐刚诗歌奖终身荣誉奖。1980年步入诗坛,在全国二百多家报刊发表诗作三千多首,作品被收入百余种选集并介绍到国外。出版诗集《爱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宫》《西部女性》《情人泊》《女孩日记》《匡文留抒情诗》《爱狱》《灵魂在舞蹈》《另一种围城》《古都·诗魂》《我乘风归来》《回眸青春》《匡文留诗选》,长诗《满族辞典》,散文诗集《走过寂寞》《少女四季》,散文集《姐妹散文》《诗人笔记》《围城内外》,诗论集《匡文留与诗》《匡文留诗世界》,长篇小说《花季不是梦》《体验》《我的爱在飞》,长篇纪实《少女隐情》《我爱北京》《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等三十部专集。多次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简介与创作收入国内外近百部权威性辞书。
生活并不在别处(组诗)
歌唱并满足着
歌声唱响了
人们自觉地围拢
稀疏或苍苍的头发摇曳着
忘情闭合的双唇轻易就模糊掉
皱纹与斑点
浏阳河流淌过来了
马蹄欢快敲击大草原
花篮的花儿刚刚香遍南泥湾
克拉玛依井架灯光闪烁
一张张很民众的中国脸
男人和女人
层层叠叠的活着的味道
在歌声中脱胎换骨
在北京
二环
皇家气派的景山北海
或者紧连市井的团结湖龙潭湖
总有歌声作为日出的序曲
每天每天
灌溉得枝叶和花儿朵儿
抛一个音符
便和得上旋律
歌唱并满足着的人们啊
必须如此平庸着一天天老去
又有什么惧怕呢
忽如一夜春风来
这么多这么多大龄独身女人
竟是从哪儿跑出来的呢
眼镜女斯文且矜持
硕博的文凭
印在已不再光滑的额头
而拎着品牌包包的那些个她
眼力总有点X光性能
准确便穿透男人的衣兜
更有茫然的腼腆
失措的慌乱
旁若无人的冷漠
随意应付的潦草
形形色色的演绎
丰富了这个
标签自己也定价别人的聚会
枝叶和花朵空隙间
横着看来竖着瞧过
女人总是多过男人很多
花开堪折只需折
莫非这句有名的古诗
被流光太匆匆湮没
这么多这么多大龄独身女人
竟是从哪儿跑出来的呢
把主路与辅路隔开
把辅路与人行道隔开
密匝匝活脱脱的鲜花们
摇头晃脑
一路欢腾着彩色的波浪
哪怕朝着时不时弥散起的雾霾
使劲吹上一口口芬芳呢
哪怕追随车水马龙的疾速
拂送真诚的温馨和笑靥呢
哪怕让形形色色的行人
浑浊的眼瞳
孩子般明亮了呢
每天最早的晨曦
悄然撩拨鲜花们的蒙眬
便也清晰勾勒出一个个弓腰偻背
枯褐手指同枝桠不分彼此
汗珠叮当砸落之处
花瓣迅速地孔雀开屏了
他们都是老汉了
傍着鲜花如同揽着孙儿孙女
撩起汗衫揩一把额头
就跟在自家院墙脚下
捧着粗瓷大碗吸溜
或者吧嗒一杆旱烟锅
这些还未褪去包谷棒高粱秸
灿灿金黄的手指
这些还刻有镰刀与犁耙
累累伤疤的手指
补充着天南地北方言的手指
以枝桠的模样
在北京
流淌不尽的鲜花们的
父亲
看得出来
这是两张毫不相像的脸
也许一张经由北国雪乡的滋养
另一张饱蘸鼓浪屿的浪花
咱大中国实在是太大了
咱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
大千世界
你和你
怎么就走到一起来了呢
千年修得同枕眠也好
月下老千里一根红线线也罢
两张脸越走越近
就走成了同一张脸
他的一双眼睛
就是她的太阳和月亮
她的一张脸庞
就是他的镜子
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地看着
你就成了我
我就成了你
两只手十指相牵相扣
数不清的喜怒哀乐
在掌心焐化了
源源流淌过的
最熟稔最丰沛最富足的
说到底终究是柴米油盐
柴米油盐
堪称一流雕塑大师呀
雕塑她的腰背佝偻了
他的胸膛一直就是她的椅背呵
雕塑他的双腿趔趄了
她的整个身子
一直就是他的拐杖啊
太阳快滚落地平线的时候
两张越老越相像的脸
连眨一眨都舍不得啊
瑰丽奇幻的夕晖
毕竟是一点一点一片一片
褪去了
有先
两只手十指相牵相扣得
越来越有力了
这样
失却了温度
一生一世一模一样的暖热呵
会源源地流过来
灵魂飞翔的瞬间
漫天旋舞着花雨
美丽而年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