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留诗集《大地之脐》(3)
标签:
文化 |
匡文留,当代著名诗人。满族,生于北京,长于大西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记者。现在北京兼职、写作。获“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奖”,首届唐刚诗歌奖终身荣誉奖。1980年步入诗坛,在全国二百多家报刊发表诗作三千多首,作品被收入百余种选集并介绍到国外。出版诗集《爱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宫》《西部女性》《情人泊》《女孩日记》《匡文留抒情诗》《爱狱》《灵魂在舞蹈》《另一种围城》《古都·诗魂》《我乘风归来》《回眸青春》《匡文留诗选》,长诗《满族辞典》,散文诗集《走过寂寞》《少女四季》,散文集《姐妹散文》《诗人笔记》《围城内外》,诗论集《匡文留与诗》《匡文留诗世界》,长篇小说《花季不是梦》《体验》《我的爱在飞》,长篇纪实《少女隐情》《我爱北京》《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等三十部专集。多次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简介与创作收入国内外近百部权威性辞书。
强迫症及其他(组诗)
强迫症
从衣兜或提包内
反复取出钱夹
纹丝不乱的纸币
旋上门锁
一次次扭动把手
洗手的水龙头刚关
复又拧开
揉不进皮肤深处
让线条的单调和固定的放置
成为每时每刻的功课
这般圈牢自己的
男人或女人
绝非个别
滚过的加速度里
在心底的雾霾比眼前的雾霾
更驱之不掉的岁月
稍有常识的人
都明白的简单道理
一次与数次的辨证
却总也无解
强迫症之最强迫之点:
理智透亮
作为一种毫无快感的享受
与肉体和神经
不离不弃
阅历
抑或这大千世界
我们该控诉谁
跳楼或割腕的消息
已然作为常规阅读
随之黑影般在字里行间
神出鬼没
更像是盲流
一不小心便缠住了腿脚
是崴了骨头拔了牙么
是添了白发捋不平皱纹么
是天不蓝水发臭地铁摩肩接踵么
是饭不香睡不着么
其实
往往贫困与劳作的词典里
没有这三个字
往往破解了的问题
不再是问题
正如呼吸须臾离不开
正如自己的脚步得听一辈子
有梦无梦美梦还是噩梦
不知道谁个主宰
其实抑郁
往往并不需要理由
说无需理由其实
毕竟有理由
自己的症因症状
唯有自己清楚
和流逝较劲
和一日老去一日较劲
不溃不成军
岂非怪事
其实
是自己
石头碎裂为砂砾乃至尘埃
河流汇入海洋
再洒落雨滴
种子长成树
叶子葳蕤着继而飘零
最终化作了根须
由物质到物质
物质不灭
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们赤裸裸从来处来
又赤裸裸到去处去
每向前迈进一步
便消灭一个过去
拾得起一双脚印
聚得拢一个身影
乃至一次呼吸
一瞥眼神
有意义或者无聊无耻的
肉体作为
它们全都去了哪里
我们全都去了哪里
对于一切人们
或长或短
好在毕竟还有
几张薄薄相片
在证明:物质不灭
血肉与纸片
终归画上了等号
神奇的雾霾啊
玩弄着朦胧和哑谜
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呢
是谁的手在播洒在变戏法呢
去哪里找寻
更为硕大更为强势的面具
让城市迅速成为一场
盛大化装舞会
被砍掉了头颅
一幢又一幢塔形或穹顶大厦
暧昧的眼神透过空隙
那是一些楼窗
龟伏的公交车
蜗牛的私家车
绷紧神经
恍若断裂的琴弦
化了装的城市
舞步失调
而平素宝马华筵
与街角桥洞里的褴褛
也片刻不再天上人间
黑的不黑
模糊的概念
其实很深入人心
看来
对于人们
也不啻为绝佳机遇
迷失一回
即得到一次
痛快玩一把“私人订制”
欧洲板块最南最西端
在大片起伏的橄榄林之上
西班牙
爱至骨髓的拥吻
棕红瓦米黄墙
错落弹跳于坡谷
曼舞地中海的阳光
小镇
这是西班牙的主题
小镇植入马德里巴塞罗那
世界顶级的前卫与奢华
掩映着葳蕤和咖啡浓香
奥特莱斯的
商品搜奇猎艳
是自大西洋岸
原模原样飞来的么
北京15号地铁旁
耐克与阿迪
闪烁傲然的光
看亲子的
北京人们三三两两
大把的钞票
写满了得意洋洋
的确过于冷落了
国人传统的百货商店
东安市场的传统也不得不
一再改版
去步行街或假模假式的大栅栏
诱诱各地的乡镇游客
任ZARA
当之无愧大唱主角
如今
类似的赛特奥莱
在京城比比皆是
LV的冷艳香奈儿的味道
已然落地生根
北京人傻钱多
看来似乎不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