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留诗集《站立的泥土》(16)
标签:
文化 |
匡文留,当代著名诗人。满族,生于北京,长于大西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记者。现在北京兼职、写作。获“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奖”,首届唐刚诗歌奖终身荣誉奖。1980年步入诗坛,在全国二百多家报刊发表诗作三千多首,作品被收入百余种选集并介绍到国外。出版诗集《爱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宫》《西部女性》《情人泊》《女孩日记》《匡文留抒情诗》《爱狱》《灵魂在舞蹈》《另一种围城》《古都·诗魂》《我乘风归来》《回眸青春》《大地之脐》《匡文留诗选》,长诗《满族辞典》,散文诗集《走过寂寞》《少女四季》,散文集《姐妹散文》《诗人笔记》《围城内外》,诗论集《匡文留与诗》《匡文留诗世界》,长篇小说《花季不是梦》《体验》《我的爱在飞》,长篇纪实《少女隐情》《我爱北京》《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等三十部专集。多次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简介与创作收入国内外近百部权威性辞书。
每一粒泥土都是一个生命
生命无地无处不在
生命无时无刻不在
关于生命的主题
屹立于地球之上
生命包蕴着生命
生命蔓延着生命
生命的子宫
谁说不是一轮太阳呢
是生命的泉眼
流霞与云霓
江河湖海澎湃的血液
重峦叠嶂的骨骼和躯体
生命是一丝一缕的呼吸
是一点一滴的跃动
是呻吟或音乐
是仰天长啸或凝神屏息
是爱情和欲望的
高天厚土
烟火味浓郁的小屋
一个人是多么渺小哦
正如一小粒泥土
而生命的荡气回肠
将和谐与尊贵
同等分量地赋予我们
泥土啊
是我们嫡亲的兄弟姐妹和儿女
是溪流
呛人的旱烟和红辣椒黄玉米
当我注目一粒泥土
当我与一粒泥土心有灵犀
当我构思一粒泥土
泥土的睿智与机灵
便光芒般浇铸我的手指
我指尖的琴弦成为你的语言
生命流向生命
生命汇入生命
泥土啊
以人的品格和思想
站立起来
一粒泥土一粒泥土凝聚而成的灵魂
怎不让我们的生命
温暖并落泪呢
多么幸福的泥土啊
你们站立起来
以江河的蜿蜒
月亮般妩媚
有如星星聪慧地一闪一闪
你们以泥土涅槃之后的尊贵
与世界对视
同人类说着话儿
多么幸福的泥土啊
你们是如此不同凡响
却又如谦谦君子
因为诗的气韵正流动着天空
诗的芳馨正弥漫着周身
是一位女诗人的缱绻爱意
奔泻成你们的血脉
支撑起你们的形象和感情
古铜色裸背的老农
太阳滚落汗珠
便迸射麦蔬的丰饶
一张沟壑纵横的脸庞
笑声脆生生敲亮了镰锄
那个丰乳肥臀的农妇
是谁的女人谁的母亲呢
簪两根红辣椒美了发髻
汲水瓦罐和织布梭子
就是呼唤儿女的金手镯银手镯
当当响的石碾子
沉甸甸的大碌碡
牧笛飞上了牛背
扑棱棱跃上热炕头
一粒一粒泥土的生命啊
全都被她捧在手掌心
噙在唇齿间
滋润一颗心儿在开花
我的朋友诗人黄殿琴
将诗歌写成了立体
将一座雕塑艺术馆
打造成了一首大诗
就让我以诗歌的名义
向一粒一粒泥土的生命
顶礼膜拜
共同的和谐与尊贵
就是你我
永不背弃的爱情
春暖花开想起海子
一个名字
成为一幅青春的浮雕
一个名字
成为一根求索的标杆
一个名字
成为一曲生命的绝唱
一个名字
成为一种诗歌的境界与高度
一个名字
成为永远无解的谜和惑
年年岁岁新鲜如初
岁岁年年不再老去
一手攥紧锋刃
一手举起头颅
任热血
滚沸成熔岩
肉体沉沦无踪
隆隆上升
不知是不是灵魂
一手攥紧锋刃
一手举起头颅
敢于并无悔
除了白痴
生死深陷于诗歌的襁褓
以嫡亲孩子的笑容
经纬这襁褓的温暖与纯粹
海子啊
如果没有那么一个瞬间
如果能够重演那么一个瞬间
之后几十年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会不会以热血浇灌的诗
盛开愈加的美丽
抑或戛然而止
恰是无与伦比的麦穗和大海
你和我们的诗歌母亲啊
感恩的泪
奔流不息
一个真实的躯体
无论巨大还是卑微
一个人
主宰这躯体的灵魂
其间无时无刻
不在进行着自我的战争
冰与火
善良与邪恶
谁又能摧毁谁
在雨果的羽管下
舞如火焰般的吉卜赛女郎
艾丝米拉达
就是毒药抑或炸弹
引爆男人们的情欲
几百年前的战争
再次点燃
巴黎圣母院
被丐帮拳脚和卫队枪戟
轮番攻陷着的大门
那黑衣“圣者”
更刻毒更阴鸷的窥视
而卡西莫多
更刚烈更纯粹的轰鸣
依然在双塔与玫瑰花窗
雕刻着时光
今春
没有冷兵器
没有核武器
一星儿火
人类与历史
塞纳河的绿漪波光
流出鲜血
开始相信眼泪
我曾仰望并珍藏于镜头的塔尖啊
粉身碎骨的瞬间
猎猎焰舞
令沉沦者沉沦
升腾者升腾
我听见沉沦或升腾的乐音
在法兰西的骨缝游走
径直游走于我的骨缝
是卡西莫多在敲响大钟
女神啊
归来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