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留诗集《站立的泥土》(1)
标签:
文化 |
匡文留,当代著名诗人。满族,生于北京,长于大西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记者。现在北京兼职、写作。获“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奖”,首届唐刚诗歌奖终身荣誉奖。1980年步入诗坛,在全国二百多家报刊发表诗作三千多首,作品被收入百余种选集并介绍到国外。出版诗集《爱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宫》《西部女性》《情人泊》《女孩日记》《匡文留抒情诗》《爱狱》《灵魂在舞蹈》《另一种围城》《古都·诗魂》《我乘风归来》《回眸青春》《匡文留诗选》《大地之脐》,长诗《满族辞典》,散文诗集《走过寂寞》《少女四季》,散文集《姐妹散文》《诗人笔记》《围城内外》,诗论集《匡文留与诗》《匡文留诗世界》,长篇小说《花季不是梦》《体验》《我的爱在飞》,长篇纪实《少女隐情》《我爱北京》《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等三十部专集。多次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简介与创作收入国内外近百部权威性辞书。
记忆击疼泪珠
在文字间重活一遍
牵住自己的手
再回一次家
倘若一石一木
水墨襄阳
骨血与唇齿的命题
江河便当之无愧具有了
这个至高的称谓:母亲
土地秉赋的情操和神性
从此深入历史
播种并造就着
初始的啼哭
地老天荒的精神魅力
汉江
你这很中国的大江
你这最中国的大江啊
听浪涛声声管弦鼓乐
任江风呼啸
我
就是云朵
小小音符或完美的汉字哦
因你而诞生并成型
为你生生不息地
水墨着锦绣着
两岸
华夏第一城池
如何不让我第一眼凝望
就热泪奔涌呢
如何不让我第一个足印
就难舍难分呢
神农氏的稻菽至今叫我们
骨骼强劲脸颊红润
那凌波牵来太阳撒落星星的
是汉水女神的惊鸿么
我指拈一块雕龙碑下的古陶
微妙弧度恰好盛得下
今日北街昭明台的一盅醇酒
九只相思鸟
明代的飞檐
马头墙斑驳宛若青花瓷
铮琮着康乾的
绕梁余音
且慢
无论是人心
轻抚格子窗棂的酒幌
亲历一回
穿越长篇小说的主角
已经由不得自己
文化广场孔明的纶巾羽扇
我襟前尚暖
一个广厦霓虹的时代襄阳
正美轮美奂了中国
热血澎湃着大汉江
名唤紫薇的妹妹
名唤紫薇的妹妹
注定是汉江这硕大绸缎之上
灼灼燃烧的芬芳么
名唤紫薇的妹妹
能叫波涛耸立成峰峦
那可是鹿门山么
石鹿夹道处
正呼应着“江水东流猿夜声”
你叫更多浪花
织成经纬
盛开成汉江女儿
岁岁年年的美丽
朝霞与虹霓
早市晚市活色生香的嘈杂
好一幅“枇杷甘橘荐清樽”
全都是
美丽襄阳的一部分啊
有时
下笔“郎食鲤鱼尾”
泼墨“留醉与山翁”
让大名襄阳的布匹与绸缎
乘大汉江滚滚波涛
去渲染长城内外
比太平洋大西洋
更加遥远
名唤紫薇的妹妹
堪比诗词
为汉江喷薄笑靥
“花开大堤暖”
“襄阳好风日”!
我是那个隆中村姑
在古隆中
共同养育的村姑
风摆杨柳
散发着稻麦和菜蔬的醇香
一张口
红嘴相思鸟的啁啾
我打碾推磨
指间飞出麻布与窗花
一不小心
以及左一句屈子右一句宋玉
就活脱了扇面
鸳鸯戏水的荷包
我是那个隆中村姑
从《三国演义》走进又走出
爱一个男人的操守胜于情致
爱一个男人的智勇胜于体貌
在竹帘之后
三顾茅庐
花梨木屏风惊鸿一瞥
好一篇浩浩荡荡《隆中对》
霹雳了山川穹隆
三千年后
依然气定神闲
小虹桥畔古筝琵琶清音袅袅
抱膝石上一展歌喉
日新的日头
便明灿绯红了三顾堂躬耕田
让梁父岩古柏亭
换了人间
如今羽扇纶巾的男人
襟怀襄阳
我颊贴你的手掌衣摆
深入哲理与箴言
就是如此
海阔天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