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与爱晚亭
标签:
旅游文化 |
2024年春节和家人自驾南行游览,已畅游了合肥的三河古镇、赣州的宋城墙遗址、韶关的珠玑古巷和丹霞山、株洲的窑湾古街区。大年初六下午于蒙蒙细雨中来到了长沙的著名景区——岳麓书院和爱晚亭。
大门门楣之上高悬的黑底金色大字和门两旁的对联,先就令人肃然起敬。

好了,现在请你随我润泽于今天南国的蒙蒙细雨中,一边漫步游览岳麓书院这座大名鼎鼎的千年学府,一边溯历史而上,深入了解了解千年学府的来龙去脉吧!原来,早在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是为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了岳麓书院。



到了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乃赐 “ 岳麓书院 ” 扁额,岳麓书院遂名声大震,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及至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著名大学者朱熹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论学,故而开书院会讲之先河,由此形成以朱张之学为正宗的学术传统。学术渊源大有来头啊!



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之脉络,再次回望并深入了解岳麓书院所走过的千年历程吧!元承宋制,书院办学继续发展,规制日趋完备。但遗憾的是,因元末战乱频仍,正日益完备的书院不幸毁于战火。可惜可叹矣哉!



岁月荏苒,白驹过隙,到了明朝宣德年间,经地方官员陈钢、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第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说起这岳麓书院所立于的这条中轴线,其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巅,一路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了文庙,故而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绝佳景观。而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要知道,明代岳麓学术仍以朱张之学为正宗。


及至清朝末年,维新变法思潮兴起,岳麓书院也开始了新学的传播。清朝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创办,后相继改名为求实书院、湖南大学堂。

此时徘徊漫步于岳麓书院中,的确神清气爽,舒惬享受之极啊!一路前后左右尽是廊榭亭阁,青檐石阶,红壁褐棂,佳联大气,碧池涟漪,恍如置身于江南苏州扬州之园林之中也!更有书卷气息氤氲弥漫,令人流连忘返!



历史揭开20世纪之页,1903年,湖南时务学堂与岳麓书院合并改为湖南高等学堂。



《望岳》
唐·杜甫
洞庭山水翠,
岳阳楼台高。
北风吹几度,
何处是归程。



《破阵子之十五曲》
宋·辛弃疾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千军万马去疆场,可留杀气尽天涯。
少年既不愿千里,恨不能相随醉。
终有梦依依,归去来兮,岳阳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位于长沙市岳麓山下清风峡,乃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革命活动圣地、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与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其响当当之大名是因唐代大诗人杜牧之千古名绝《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而得名。
前一篇:2024北京明城墙遗址早梅盛宴
后一篇:参观韶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