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湖广会馆一游
标签:
旅游文化 |


2023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成都~重庆双城之旅,先畅游了天府之国的三星堆博物馆、洛带客家古镇、武侯祠及锦里古街区等有名的景区,之后乘坐高铁抵达山城重庆。

重庆我也已经来过多次了,这里的一些重要景区也都游览过了,此行在游览了洪崖洞两江夜景、解放碑、李子坝及抗战遗址公园后,到湖广会馆来游览一番好啦!

重庆确乃山城,整座城市全都建于长江、嘉陵江沿岸的高高低低的山上山下,出门上街几乎没有宽阔平坦、横平竖直的道路与街区,马路与楼群全都就山势而建,左弯右拐,忽上忽下不亦乐乎。这湖广会馆自然亦是傍江依山而建,进得大门抬眼一看,重重殿堂屋宇便一层高于一层地直上了高山。哈哈,别有韵味哪!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吧。这重庆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庙,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长滨路芭蕉园1号。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

现在你已随我来到进了大门后院内所矗立着的第一座大殿之前了,其正面门楣横匾上所题三个金色大字为“禹王宫”,正是湖广会馆之所谓旧称禹王庙是也!

这就是位于会馆院坝中心的大戏台。

我们先就了解一下吧,这湖广会馆内的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致,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动物及各种奇花异草等图案,故而乃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的古会馆建筑群。值得一游哈!



之所以谓之湖广会馆,因为其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是湖北、湖南在重庆经商人的聚会场所,与广东会馆、江南会馆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清代古湖广会馆建筑群,乃是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历史物证,也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时代烙印。



据介绍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整座湖广会馆是由五个部分而组成,分别是:戏台,供同乡文化娱乐;第二是院坝,供露天观戏,及乡亲聚会用;第三为两旁的耳房,就是议事厅;第四个就是主殿堂,供祭祀大禹或先贤用;最后一个就是厢房,位于院坝左右两侧,供乡友读书和食宿所用。




请你随我一起来拜谒一下禹王宫吧!这湖广会馆奉祀大禹,所以又叫禹王宫。禹王宫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面积2270平方米,是重庆湖广会馆建筑群里较大的一处建筑,禹王宫内保留下来有两个戏台,厅上面探出的龙头,建筑学上称为斗拱。



就让我们一起沿着正殿禹王宫右侧的老石阶小径,边步步登高边进一步知道一下湖广会馆的建筑风貌与格局特色吧!


这湖广会馆坐北朝南,大门面对千帆竞渡的长江。整体建筑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结构严密,气势宏伟,分为大辕门(庙门)、大殿廊房和戏楼庭院三部分。



湖广会馆一应大殿、戏楼和廊房全部用木材所建。其大殿为重檐歇山式,面积为270平方米,通高12.5米,进深14米,阔16米。殿堂与戏楼相连接,大殿、戏楼雕梁画栋,粉壁彩屏。尤其是大殿和戏楼飞檐下的环楼木雕,雕刻着“二十四孝”和《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和山水花鸟,刻镂逼真,画面屡出不穷。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更为壮观和珍贵的是会馆的辕门建筑,大门为仿木结构重檐石排楼,高6米、阔5米,石雕上山水、人物和花鸟图案,玲珑剔透。大门两侧有一对石雕的文武狮子峙立相望。真乃中国古代建筑之经典,之精华呀!



要知道,重庆市内有着大名鼎鼎的八省会馆,而这“八省会馆”指的即是湖广会馆(禹王宫,在东水门),江西会馆(万寿宫,在东水门),广东会馆(南华宫,在东水门),陕西会馆(三元庙,在朝天门),同庆公所等建筑群的总称。而当年在八省会馆中,建筑宏伟气派的要数财力雄厚的湖广会馆和江西会馆。



这湖广会馆内的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四合院布局。四周高墙耸立,院内以戏楼为中心,是整个会馆建筑群中较大的戏台。戏楼为木结构歇山式淡绿加黄色琉璃瓦顶,戏台周围栏板雕刻有《西游记》《西厢记》等中国传统戏曲故事。





而齐安公所则是重庆湖广会馆建筑群里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建筑,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天井除外),仅次于禹王宫。齐安公所戏台是湖广会馆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精美的戏台,戏楼周围的精致木雕当中,有两幅浮雕分别反映了移民祖籍地和居住地的环境,意义深远。

湖广会馆内还有移民博物馆与匾额博物馆两座专题性博物馆呢!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是中国移民专题博物馆,以“湖广填四川”为背景,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移民入蜀的政治背景、经济因素以及入蜀线路等,充分反映出“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
总之,来到重庆湖广会馆观赏观赏特色古建筑,登一登古石阶小径,深感其特色的确与众不同也!其在园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式园林的手法,会馆院落之间高大的封火墙把会馆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个小院落间又有小门连接,空间上并不断绝。这样,每个院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风貌,这是江南园林的特点和徽式建筑结构的结合。美矣,妙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