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巡礼(二)
标签:
旅游文化 |


在我的《北京故宫巡礼(一)》中,我们选择蓝天澄碧、早春晴和的大年初八来畅游故宫。从东华门向南,再向西,沿故宫外城墙与护城河一路抵达故宫午门广场,穿过午门,便置身于无比阔大宏伟的故宫太和门广场啦。

待到你随我走进太和门东侧的昭德门,就可以登上皇帝的金銮殿——太和殿啦!此时放眼四望,但见偌大故宫四面八方红墙黄瓦之殿堂鳞次栉比,庄严有致,煌煌然皇家气派尽收眼底,轩昂之气荡荡矣哉!



至于这皇帝金銮殿——太和殿的游览情境,我们已经在《北京故宫巡礼(一)》中领略感受到了。那么,现在让我们将视线投向太和殿东面吧,看看今天的下一所重头景观乃为何处……


皇极殿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原名叫作宁寿宫,乃是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时改建其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成为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




这瑰伟的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这是专取帝尊九五之制的寓意。

据介绍,皇极殿建筑格局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檐出廊,枋下浑金雕龙雀替。明间,左、右次间设殿门,其余各次间下砌槛墙。后檐明、次间辟为殿后门,可直达宁寿宫,其余各间砌墙。

再细细地上下左右观望一番,只是大殿内立有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正顶设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其下便设宝座。原来,这皇极殿的品级仅次于太和殿呵,厉害,厉害。大殿内左置铜壶滴漏,右置大自鸣钟,制作之考究,自不待言。

啧啧,瞧瞧这正顶上的八角浑金蟠龙藻井,华美炫目得令人无言哈……


参观完皇极殿,大院里有致排列的东西庑房里,便陈列着故宫珍宝馆所珍藏的千姿百态、价值连城的珍宝、玉器、古玩之类啦。当时前来亲眼一睹皇家珍宝的游客竟然超多,每间展室里的每爿展柜前全都熙熙攘攘地拥堵成团,将手机用自拍杆高挑着直伸到展柜跟前,能抢拍到一些些奇珍异宝,已属不易哉!哈哈……



九龙壁就是咱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影壁之一种,此时我们面前的九龙壁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是乾隆三十七年改建宁寿宫时所烧造而成的。位于故宫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南三宫之后,其壁长为29.47米,高3.59米,厚为0.459米,重则达300多吨。原来,这故宫九龙壁与北海九龙壁竟是大相径庭呵:此乃为单面,彼则为双面!长知识啦!


再进一步专业地细说起来,这九龙壁的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


九龙壁下部则为汉白玉石须弥座,极大气端庄凝重。壁上之九条龙以高浮雕手法精制而成,形成很强的立体感。而壁上纵贯壁心的山崖奇石则将九条蟠龙分隔于五个空间。当之无愧,大构思,大制作,气势磅礴至极!

要知道,这昂昂然之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清代时还兼作为处理政务的场所,人们在演绎清宫戏的影视片中大约没少看见,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重要典礼仪式,那可都是在这乾清门举行的啊。
进入乾清门,便是乾清宫。是为内廷后三宫之一的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于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自台面至正脊高二十多米。



乾清宫大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前檐设仙楼。


乾清宫月台上依然是典型的皇殿形制,大殿前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置鎏金香炉四座,正中则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曾经作为明代十四位皇帝的寝宫。

清代时每年凡元旦、万寿节等重大节日,朝廷都要在乾清宫举行赐宴活动。最著名的是康熙六十一年春,曾召集叟老千余人,宴燕于乾清宫前,赋诗并赐众叟寿杖。





有道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及至清乾隆五十年正月,弘历为庆祝国泰民安,曾在乾清宫举行的千叟宴,那可比他爷爷康熙时规模更大啦,有三千耆老入宴呢。其时入宴者赐如意、寿杖、朝珠、绸锻等物,真正的盛况非凡,礼节繁缛,无以言状啊。

看一看交泰殿吧!故宫交泰殿亦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明清宫殿建筑,属于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
交泰殿于顺治十二年、康熙八年前后两次重修;而嘉庆二年时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致使交泰殿重新修建。交泰殿之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作为紫禁城内廷后三宫中的坤宁宫,是故宫中轴线上唯一一座满族风格的建筑,其位于乾清宫、交泰殿之后,是内廷后三宫的最后一座宫殿。

坤宁宫始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面阔九间,进深三间,为皇家典型建筑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宫殿。


你知道吗?坤宁宫名义上虽是皇后的正宫,皇廷有着“皇后居中宫,主内治”的规定,但实际上皇后并不在这里居住,坤宁宫只是作为满族萨满教祭祀的场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而存在。是不是有一点儿“揭秘”的意味……




故宫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之北,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作御花园,乃是汉族园林建筑之精华。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全园南北纵八十米,东西宽一百四十米,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二千平方米。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奇异山石,营造出四季长青的大园林景观,完美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汉族传统文化。

前一篇:中国美术馆2022新春新展欣赏
后一篇:华灯遇上春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