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木渎古镇札记(一)



昨天在时大时小的秋雨中游览了沧浪亭、可园、苏州博物馆,于夜色初绽时分抵达山塘古街,乘游船漫游于一河璀璨缤纷的灯影之中,好不如梦似幻!

今晨依然在下雨,看来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那么继续选择游古镇园林吧!畅游历史颇为悠久的木渎古镇好啦!


这木渎古镇是一处开放式的古镇,进了前面那座写有羡园街三个金字的古旧木牌坊,迎面便见一条幽绿深碧的小河。面小河顺左右两边的细窄小巷望去,但见老院古宅、琳琅商铺、砖石幽径、圆拱石桥、翩然阁亭……一字儿自近而远逶迤而去。原来,这木渎古镇之精华园林,便分别坐落于这左右两条古街里哪!


看见了吗?请你先随同我们一起面小河而右行,没多远便来到了这一幢颇显奢华端肃的大门前。哦,有名的严家花园是也!


原来,这严家花园位于木渎古镇山塘街王家桥北,其最初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的寓所。及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沈氏后人将此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钱氏则再次大兴土木,叠石疏池,筑亭建楼,并取名为端园,园内建有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等诸多胜迹。




到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当时的木渎首富严国馨买下了端园,再次依自己所好兴趣重葺一新,乃更名为“羡园”,当地人据园主之姓严氏而称之为“严家花园”。

这赫赫有名的严家花园经过三代主人的努力,前后历时二百多年,无论是岁月沧桑,还是人文蕴积,都赋予严家花园一种文化气息和名园风范。因此被现代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称为“江南园林经典之作”。

你瞧,这墙上高挂着的镜框中的影视剧剧照你一定很眼熟吧!是的啦,此时我们一起来到了严家花园内著名的影视长廊,好长阔的古雅长廊两壁上满满当当地全是各个年代所为观众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剧照,这些影视剧都曾在这严家花园里取景拍摄呢!太有趣啦!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严家花园的厅堂建筑宏敞精丽,堂堂高显,显示出严正的气度和性格。而进入园区,其建筑则显得精巧活泼,丰富多彩,楼阁亭轩廊榭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体现出造园者精湛的造园艺术。堪称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之经典教科书啊!




在严家花园建筑格局中之中路五所主建中,位居第三进的尚贤堂乃为苏州罕见的明式楠门厅,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此尚贤堂木础石质,典雅古朴;楠木直柱,圆润柔和;雕刻简洁疏朗,色调淡雅素净,其实用与审美之双重功能令人叹为观止。



更则,严家花园中建有书斋二处,分别以友于和海棠为名,尤其友于书屋,地处幽偏,经曲折长廊,过清荫居和静中观,方可蜿蜒而至。友于书屋为自成一体的独立庭院,前院湖石数片,花木扶疏,室内经典古籍,书香飘溢,实在是一个专心攻读的“藏修密处”。




真乃妙境至极矣!在严家花园幽曲静美的环境中,友于书屋等建筑偏居一隅,清幽曲奥,具有幽人般的情致;而与其迥然有异的是,另有一些建筑如眺农楼、见山楼、环山草庐、宜人亭、延青阁等则地处高旷,空间畅豁,具有旷士般的襟怀。凭栏极目,不但园中景致尽收眼底,还可看到园外的田野风光和灵岩山的满目苍翠呢。



好啦,此时请你随同我们边流连徘徊于严家花园的诗画廊榭间,边翻阅史书,来进一步了解一下木渎古镇的历史与胜迹吧!
这木渎古镇别名为渎川,胥江,雅称乃是香溪,其位于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

想当年那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了无比美妙的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致使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故而“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哈哈,不看不知道,一看方知晓,原来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了大美女西施,这夫差可真够用心良苦啊!



且看《元丰九域志》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明、清时为吴县六镇之一。清雍正年间,木渎古镇属吴县长寿乡。

还有呢,这木渎古镇可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乡哪。历史上有泥塑名家袁遇昌、银器高手朱碧山、琢玉名家陆子冈、绣圣沈寿等名家高手,他们的作品都是国家级收藏的珍品。当然喽,更有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灵岩山、天平山等著名文物景点名胜,等着我们逐一游览盘桓呢。

出得严家花园,请你随同我们面小河往左边小街而游好啦。你看,这座古亭是不是极尽了大气优雅!哈哈,原来是御码头是也!也就是说,当年乾隆六次御驾木渎,正是打从这里上岸下船的啦!
恰是木渎古镇优美独特的风光,竟吸引了清朝乾隆皇帝六次到访。据记载,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首次南巡,就是在木渎古镇的香溪舍舟登岸。此后,木渎古镇成为乾隆南巡的必访之地,当地官员还将乾隆为木渎古镇题写的诗作镌刻成碑,置于亭内。
沿小河继续往左端深行,又一座古亭出现于眼前。猜猜吧,此亭该为何亭……
前一篇:从沧浪亭到苏州博物馆到山塘灯影
后一篇:苏州木渎古镇札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