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城水长城秋色斑斓




是时乃2020年的深秋时节,自驾来到京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黄花城水长城登高游水,真可谓山明水秀,叶色湖光,遍眼烂漫,置身画中。


说起大名鼎鼎的北京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等等,大约很少有人不知道,也许不少人还早就登临过了呢。而这黄花城水长城,听起来倒挺新鲜的,莫不是一道砌在水里的长城吗?原来呀,这黄花城水长城旅游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九渡河镇境内,距北京市区65公里,一贯乃是以奇而著称,其融山川、碧水、古长城为一体的绝佳景致堪称独有,而这里的所谓“三绝景"则更是引人入胜,令游客叹为观止。


现在我们先就来说说这黄花城水长城的这”三绝景“好啦!其”一绝"乃为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长城,此长城长龙般盘旋于山脊之上,环绕在灏明湖畔,景色秀美壮观之至。
其"二绝"则是碧波湖水将长城自然断开,从而天然形成长城戏水、水没长城的奇特景观。
那么这"三绝"又当如何呢?原来,这里曾经是明代板栗园,偌大一片园中只见古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它们那巨龙戏珠之躯和撑掩苍天之冠,着实令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而此时时值深秋时节,恰是红叶如焰、黄叶若金之大美时光,来此登长城,游碧水,赏古树,伴斓叶,岂不美哉乐哉甚矣!


现在你同我们一起游览登上的便是景区内的明长城啦。这道长龙般盘旋逶迤着的明长城,乃建于明永乐年间(1404),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成祖建都北京后,将陵寝设于昌平天寿山之阳,而黄花镇恰在天寿山之北,此处长城不仅守卫着京师的北大门,而且是护卫明皇陵"十三陵"的重要门户。原来如此!难怪这段长城修筑得如此坚固大气,其乃为石条结构,尽显雄伟险峻巍峨古朴,真正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哈哈,看见碧波潋滟的湖水了吧!这就是令人向往已久的灏明湖啊!登临于长城之上,边走边俯身眺望,只见这壮美的灏明湖四面环山,水澈域广,湖面面积有300多亩,水深平均为8米。正是湖中鱼儿嬉戏欢蹦,湖面碧波涟漪,而若有兴致泛舟于湖心小憩,则宜情兴会愈加淋漓矣。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当然了,你此时同我们一起亲临这里美景,自然也就进一步明白了这个“灏”字之神韵啦——极言水势之大,当真名不虚传呀。
而其中的“明”字,无疑指日月结合,乃泛指宇宙,即是言明一切都在宇宙之中,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赐,从而阐明了万物永恒、天人和一的道家理念,同时也注明了该景区长城的起始年代。
啊哦!原来这灏明湖之大名,深蕴着如此之多之广的寓意哪!



《村行》
宋代: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秋凉晚步》
宋代: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这里我们来到了明代板栗园了!不游不知道,一游吓一跳!这明代板栗园面积竟达上百亩,现仍拥有古树40余棵呢。但见此园内棵棵古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挺峻之躯干与葳蕤之华盖令游人目不暇接,赞不绝口。要知道,当时明代守城将士所谓三分守边,七分垦种,他们辛勤栽培了大明板栗。如此大面积的大明板栗园,虽饱经风霜,但仍根深叶茂,成为京郊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观。亦有诗赞曰:古栗苍苍满坡生,历经风雨仍从容。不吝献出丰硕果,颗粒饱满誉满城。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据介绍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偌大奇美的黄花城水长城景区内还有半岛、石浪谷、黑龙潭、水帘长廊、三珠连潭等诸多的名胜景观呢,你随我们这么一游览,亲眼看到的,或是亲身游览过的,究竟有哪些呢?看来,来此一游还远远不够呢,必得再来个二游、三游------怕才尽兴哪!



《行香子·秋与》
宋代: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匡文留



